当甲骨文邂逅“清明”:祭祀要用几头牛?先占卜问问

发布时间:2024-11-30 08:02:54 来源: sp20241130

记录“贞问用香酒祭祀自上甲以来的先公”的甲骨。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樊雪婧

  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

  清明,作为中国传统节日,它牵绊着一种特殊的情愫,是“杏花零落清明雨,卷帘双燕来还去”的追思,是“又是一年春草绿,梨花风起正清明”的生机。

  在这一天,人们带着香烛、鲜花,祭祖扫墓,诉说着对先人的思念,也饱含着对春天的期盼。

  时光回到千年前,甲骨文中的古人们如何祭祖,他们带着哪些东西祭祖,又和祖先们“说”了什么?让我们一同去甲骨文中感受。

  祭祖要用几头牛,古人先占卜问问

  “戊午貞:多宁以鬯自上甲。”——在戊午这一天占卜,贞问用香酒祭祀自上甲以来的先公。

  这片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甲骨中,记载的是殷王武乙(或文丁)关于祭祀先公、先王的占卜,贵为殷王,也要问问祖先,可否用香酒来祭祀。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曹建墩告诉记者,在甲骨文中,类似这样与祭祀相关的卜辞还有很多,从祭祀日期的选择、所选日期当天的天气、祭祀的祭品,都要提前通过占卜的形式来询问祖先的意见。

  准备祭祀前,殷王武乙就会一遍遍地向上天、向先祖询问,“我选在这一天举行祭,可以吗?”“在祭祀上甲时会不会遇到雨?在祭祀大乙时会不会遇到雨?在祭祀大丁时会不会遇到雨?”

  十分有趣的是,选择什么样的祭品也会通过占卜询问得十分详细。甲骨文中就有卜辞记载着,“祭祀要用几头牛,是三头还是五头;是要白色的牛、黑色的牛还是黄色的牛,是要大牛还是小牛?”

  “事无巨细、几番询问,更多地体现出对于先祖的尊重和敬仰,就好比请人吃饭,先问问对方爱吃什么,是一种尊重的表现。”曹建墩说。

记录“在祭祀上甲时会不会遇到雨”的甲骨。

  古人祭祀也带酒,还是郁金香草酿的好酒

  古人去祭祀,都带了什么?

  曹建墩表示,以商代为例,商人祭祀的对象包括祖先与自然神祇(帝、日、风、雨、社、山、川),尤以祖先的祭祀最为频繁。祭祀时多用牛、羊、猪、犬为牺牲,郑州商城遗址曾经发现用狗、石头来祭祀的遗迹,安阳殷墟中也曾经发现用马、羊来祭祀的遗迹。

  当然,也有一些更为丰富的祭品,比如酒。曹建墩告诉记者,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鬯”就是用黍酿制的高档酒,可以分为用黑黍酿制的秬鬯和有郁金香草的郁鬯两类,都常被用来祭祀。严格来说,鬯酒在商周时期属于最高级别的酒,相当于现在顶级名酒。

  在甲骨卜辞中,还有用纺织品做祭品祭祀的辞例。

  古人还喜欢用车当作祭品。“古人认为坐车马舒适,也希望给祖先供奉车马。”曹建墩表示,甲骨卜辞中就有用车祭祀祖先的辞例,东周时期还出现了用车模型来祭祀的现象。《史记·封禅书》就记载着,秦人祭祀四畤,“畤驹四匹,木禺龙栾车一驷,木禺车马一驷”。

  祭祀不只在春天,一年要祭四次

  “从甲骨文和考古中的发现,证明商代起人们非常重视对祖先的祭祀。几千年来,中国人敬天法祖,祖先崇拜一直很盛行。”曹建墩告诉记者,甲骨文中多有记载,商代时,人们花费大量时间、精力、财物去祭祀祖先。

  时间上更频繁,一年至少要祭祀四次,按照季节,春、夏、秋、冬各进行一次。除了次数更频繁,商代祭祀的形式也分为两大类,墓祭和宗庙祭祀。

  “墓祭就是人们在墓葬前进行祭祀,类似于现在大家去陵园扫墓。”曹建墩表示,一般认为随着时间历史的演进,春祭融合了寒食节等民俗慢慢发展传承至今,成为清明扫墓祭祖的来源。

  “清明祭祀,并非只是磕头作揖的简单形式,更代表一种文明的延续,连接古今的纽带,祖先和子孙血脉相连、精神相连。”曹建墩表示,在这一天,人们祭祖扫墓,是对逝去亲人的一种思念,更是希望后人慎终追远,借先人遗志鞭策和激励后者,努力于眼下,奋斗于始终。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