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深聚焦)

发布时间:2025-01-10 14:07:03 来源: sp20250110

  广西柳州市第八中学南校区人工智能课堂上,学生在组装智能机器人。   黎寒池摄(影像中国)

  数据来源:教育部

  四川眉山市彭山区学院路幼儿园学生在田间写生。   翁光建摄(影像中国)

  江西萍乡市湘东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在学习发动机拆装与检测技能。   任乾良摄(影像中国)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连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大会精神入脑入心、工作部署落地见效。本期教育版,我们聚焦一些地方和学校的实践,邀请教育系统专家学者结合工作实际,谈体会、话落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奋力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编  者  

 

  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  张东刚

  【镜头】

  把课堂搬到文化底蕴博大厚重的北京中轴线上,带领学生走进历史、感悟历史、铭记历史;邀请大中小学教师、故宫博物院专家,以“在故宫读懂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主题作“金课”示范教学……

  “思政课原来还能这么上!”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薛思齐逐渐体会到内容新颖、形式活泼的思政育人方式越来越多,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启智润心的教学氛围日益浓厚。他主动报名参加学校延河讲师团,成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参与者,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播撒信仰火种、点亮真理的强光。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育人之本,莫如铸魂。立德树人关乎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关乎国家前途命运。我们要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坚定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贯穿到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落实到教育现代化各领域各环节。

  注重运用新时代伟大变革成功案例,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中国人民大学坚持开门办思政课,深入开展“北京中轴线上的大思政课”“大国边疆育人路”等特色活动,引导学生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实践伟力。基于全国大中小学思政课“金课”建设联盟、全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红色资源共享联盟,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引导大中小学学生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

  不断拓展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的时代,网络已成为广大青年学习生活的重要空间。我们要贯通网上网下“大思政课”,培养青年向上向善的精神品格、自信自强的文化气质、明辨是非的思维能力、遵纪守法的行为规范、开放包容的胸怀格局等网络文明素养。

 

  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  卢建军

  【镜头】

  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实验室里,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师正与企业工程师带领学生围绕高效率微型逆变器拓扑及控制方案研究项目开展合作实验。

  “在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下,我既掌握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学会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未来,我将努力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贡献力量。”博士研究生李学文说。

  这是西安交通大学持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缩影。近3年,该校已与200余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协议,建立77个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转化孵化200余家科技型企业。

  教育、科技、人才三者内在一致、相互支撑,应把三者有机结合、统筹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的作用,以产学研深度融合作为突破口,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基础是提高科技供给质量。作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以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提高创新能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拔尖人才培养。我们将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攻关,在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绿色化工与新材料等战略前沿领域布局建设科研平台,开辟高质量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

  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我们要增强协同、搭建平台,打通创新链、融合产业链、引入资金链、共享人才链,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作用,建设概念验证中心、科技成果超市,打造高效便利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交易平台,线上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交易,线下推进成果展示、项目路演等。

  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工程化培养环境,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企业建立了深度融合的创新联合体,按照“双管理、双首席、双导师”机制管理运行,在校区内产教深度融合环境中建立校企“双导师”“导师组”制,构建“企业出题、校企共同凝练课题、揭榜挂帅领题、师生共同答题、校企共同评价”的工程人才培养机制,在重大科研任务攻关的过程中和有组织科研的环境中培养创新人才。

 

  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  李铁安

  【镜头】

  走进四川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校园,处处可见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让人眼前一亮:教室里用上电子白板,图书馆有大型LED显示屏,标准运动场上,孩子们投篮、踢球、奔跑……

  之江小学的前身是一所山区小学,山高路陡,校舍老旧。2004年,学校在浙江省对口帮扶下实施迁建。2005年学校正式投入使用,办学条件显著改善。

  近年来,学校通过开展研学活动,推动浙江、四川教师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浙江金华武义县、台州临海市向对口帮扶的南充市嘉陵区投入教育协作资金,用于该区改善学校办学条件等。

  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是人民群众对公平优质教育的向往。当前,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和群体差距为突破点,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提升教育公共服务奠定基础。应精准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合理规划城乡学校布局,深入推进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办学质量。同时,加快推进区域优质学校挖潜扩容,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创新机制和运行模式,以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

  以不断夯实学校教育主阵地为着力点,通过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创设丰富有趣的高品质校园学习生活,为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注入内在动力。要落实坚持立德树人的课堂教学,以培根铸魂为指引,以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为先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为生长点,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深化双轮驱动,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受益面,为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提供系统支撑。要建强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扩大资源供给、丰富资源形态、扩展工具应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普惠覆盖和广泛共享。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赋能大规模因材施教。创新数字化教学、自适应学习等教育教学场景,实现教学改革与技术创新双向赋能。

 

  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  梅  兵

  【镜头】

  新学期伊始,华东师范大学孟宪承班正式揭牌。“升级后的孟宪承班面向全校遴选有志于引领未来教育的拔尖学生,并且纳入学校拔尖人才培养特区——卓越学院进行管理。”华东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周先荣介绍。

  揭牌仪式上,为孟宪承班精心打造的教育家精神涵养系列活动课程同时发布,其中包括“践行教育家精神”“中国共产党百年教育思想和实践”等课程。“学校将整合优质资源,通过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配备中小学名校长名师作为导师、开展进阶式学术训练等方法,培养一批自觉践行教育家精神、专业素养突出的新时代卓越教师。”周先荣说。

  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我们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

  以深化改革为牵引,激活发展力。于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而言,承接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相关学校应主动对接国家需求,及时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和培养规模,着力构建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和养成教育于一体的师范生培养体系。于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而言,要探索构建以高质量为目标、能进能出的教师队伍体系,不断完善教师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教师教学、研究和服务充分融合。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应当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师选育管用的各个环节,构建日常浸润、项目赋能、平台支撑的教师发展生态,激发教师内生成长发展动力。

  以培养创新为内核,增强源动力。我们要持续做好公费师范生和“优师计划”“国优计划”学生培养,积极探索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教育。同时,积极面向非师范生开放教师教育课程,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教。还要特别重视教师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课堂智能分析、学习场景创设、能力画像构建等,为卓越教师成长打牢基础。

  以提升服务为抓手,形成辐射力。高校应不断提升服务能力,为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集聚强劲动能。我们将发挥相关学科专业、研究平台等科研优势,服务国家教育决策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同时,加强与基础教育领域常态化、全方位的衔接贯通,主动对接基础教育需求,带动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  段  鹏

  【镜头】

  “能在人民大会堂唱响友谊之歌,我感到十分自豪!”9月4日晚,来自马达加斯加的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范云捷,作为非洲学生代表参加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文艺演出。今年4月,她还参与了北京语言大学组织的云支教活动,通过视频连线,为广西都安的孩子们讲述中非故事。

  多年来,北京语言大学已与400余所高校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每年接收数千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如今,许多留学生说着流利的中文,带着对中国的深刻理解,活跃在文化交流、中文教育等多个舞台上。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高等教育要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把握教育对外开放的外部生态和内在需求,通过完善机制、健全体系、创新模式,发挥优势特色,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

  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来华留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友好合作关系、提高国家的全球影响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正确处理扎根中国大地和借鉴国际经验的关系,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开展高水平国际教育合作。同时,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留学教育,大力推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努力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

  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提高参与全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我们要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深化新文科建设,以新技术赋能教育,打通招生、培养、就业的全链条,提升学生语言水平、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着力培养国别区域人才、国际组织人才、国际传播人才等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扩大国际学术交流和教育科研合作,推动中华文明与各国文明美美与共、和谐共生。北京语言大学建有国内首个世界汉学中心,持续完善各国汉学家和汉学机构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联络汉学家和中华文化爱好者,通过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对外开放架起文明交流互鉴桥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文字采写:本报记者吴丹、黄超、丁雅诵、吴月、闫伊乔

  版式设计:张芳曼

  《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08日 17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