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法代表:办好展览、做好服务、讲好故事 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发布时间:2024-12-05 17:46:18 来源: sp20241205

  “文艺星开讲”2024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

  王春法代表:办好展览、做好服务、讲好故事 让“博物馆热”持续升温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人民网推出“文艺星开讲”2024年全国两会特别策划,邀请文化艺术领域的代表委员,分享议案提案,探讨热点现象,展现新时代文艺脉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这些时间点预约国博成功率更高”“在国博逛一天是什么样的体验”“国博必看展览汇总”……社交平台上,与中国国家博物馆相关的各种预约“攻略”、参观体会、“打卡”心得总是能引发网友共鸣。这既是国博人气居高不下的一个缩影,也是近年来全国“博物馆热”的生动注脚。

  “自去年四五月份以来,包括国博在内的全国多所博物馆就进入了‘一票难求’的状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接受人民网专访时表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精神文化消费占比不断提高,“人们热切地希望能够参观好的博物馆、参观优秀的展览。”

  今年全国两会,王春法重点关注博物馆立法方面的工作,“202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其中包括考古博物馆、自然博物馆、行业博物馆等多种新的博物馆形态。如何规范管理博物馆,为它们未来的拓展提升奠定良好的法律基础,这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

  “去年一年,国家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超675万人次。同时还有一个新的现象,观众人均在馆里停留的时间在6个小时左右,由此可见,逛博物馆正从以前的‘到此一游’向如今的深度学习转变,这对我们的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春法说。

  致广大而尽精微。国博不仅在收藏展示方面坚持最高标准,体现国家高度;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观众服务方面坚持最高标准,体现人文温度,“我们持续优化预约门票的程序,也增加入馆的通道、减少大家的等候时间;同时规范大家入馆以后的参观行为,比如不能穿着拖鞋入馆、不允许在展厅内奔跑等等,保持良好的观展秩序,提升大家的观展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国博去年35岁以下的观众占比超过60%。“年轻人已成为国家博物馆观众的主力军。”王春法表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博物致知”,为青少年提供优质、良好的参观体验和参观服务,发挥好文化育人功能,也是国博应该做的。

  “首先,要把展览办好,这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国博在去年不断提高策展能力,持续推出优质展览,构建了立体化的展览体系。”王春法介绍,展览是博物馆最重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去年一年,国博全年举办各类展览57个,包括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巡回展览等,“无论在哪个时间来到国博,观众都能欣赏到25个左右的展览。放眼世界,这都是比较高的水准。”

  “其次,要加强馆校合作,鼓励中小学把课堂搬到博物馆内;还要规范研学活动,我们会审核研学活动的讲解脚本,确保内容真实、准确、客观。同时,我们也通过专职的讲解员以及志愿者为大家提供公益的讲解服务。多管齐下,为青少年讲好文物故事、讲好中国发展的故事、讲好我们党领导人民奋斗的故事。”王春法说。

  在国博,许多观众在参观完展览之后,还会选择到文创商店内去逛一圈。“国博已经深耕文创产品开发多年,近年来又加大了这方面的工作力度。”王春法认为,当前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仍有提升的空间,“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把握传统文化的内涵并对其进行科学的传播。如何更准确地挖掘文物背后所隐藏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时代价值,把文创产品做得让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是所有文博机构都应该努力的方向。”

  国博作为国家的文化客厅,肩负着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职责。长期以来,国博积极拓展“朋友圈”,在提升影响力、国际地位和话语权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确实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在王春法看来,博物馆在此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历史文物展览有着低敏感度、强亲和力、高触达率的特点,相对比较容易能让国外观众理解和接受,所以在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当然,这些还远远不够。未来,我们将积极提升国际传播的主动性,深化不同层次的文明对话,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总监制:孙海峰

  总策划:万世成

  制片人:黄维 谢婷

  统筹:刘颖颖

  采写:韦衍行

  剪辑:吴婷

  摄像:张力洋 次仁罗布

  视觉设计:郑美钰

  来源:人民网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