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4:55:44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义乌10月17日电(张斌 董易鑫)“我的中文名字叫‘太阳’。”近日,在浙江义乌,喀麦隆籍商人太阳(TANIA)刚一见面就对 中新网 记者自我介绍。
太阳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采访,桌上摆放着他和家人的合影。张斌 摄人如其名。太阳在义乌市场经商已近十年。这些年,他将中国物美价廉的新能源产品卖到包括喀麦隆在内的许多非洲国家和地区。这些太阳能、风能发电及储能装置,令非洲不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的地方用上更稳定、更低成本的电力,驱动当地的医院、学校、社区、养殖场等设施运转。
有别于大部分外商仅仅从事采购和出口,太阳的新能源生意从义乌一直延伸到非洲,包括出口后的上门安装及后续服务。
在义乌,来自中国各地的260余户经营主体汇聚在当地新投用不久的新能源产品市场,光伏组件、储能系统、新能源照明、新能源汽车等若干大类的万余款单品在售,中外专业采购商络绎不绝。
“这些地区太阳辐射强,太阳能较为丰富,太阳能应用产品用途较大。在用电短缺的情况下,当地对新能源产品的需求较大。”义乌商城集团相关负责人周健介绍。
正是看到这一商机,早在2014年,原本义乌从事外语教学的太阳做起了“副业”,开始进行新能源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如今,太阳已在义乌和喀麦隆分别开办公司,雇佣中外员工数十位,每年仅出口总量便超过5000万元人民币,教师摇身一变成“老板”。
或许与曾经是教师的身份有关,太阳不满足于单纯的商品买卖,而是希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告诉自己的同胞何为先进和过去的技术,以及如何使用新能源产品提高生产率。
太阳一边与记者交流,一边拿出手机展示自己销售并安装在喀麦隆的一台太阳能发电设备的图片和视频。“我为客户安装了这台设备后,他的水井不再需要用人力了,取水实现了机械化,这是很大的改变。看到这一幕,我真得非常高兴。”
“有很多人不识字,如果只是卖产品,他们即使看了说明书也不一定懂得如何正确使用。而且新能源产品更新换代快,消费者们也不一定能跟上产品的发展。”太阳说,因此,他在喀麦隆开办的公司除了提供专业服务,还经常给客户分享短视频,用于介绍使用新能源产品的中国绿色农场等场景。
目前,中国已成为喀麦隆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五大出口目的地。
2018年8月,中喀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喀麦隆正式成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合作国家,中喀经贸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双方合作向更宽领域、更高水平发展。
“非洲太阳能等资源丰富,新能源产品未来可期,特别是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得到越来越多非洲消费者的喜爱。”在太阳看来,借助“一带一路”,中国提供给喀麦隆等非洲国家和地区的新能源产品都是最新、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这些产品给非洲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无论是在医院、社区还是在矿场,随处都能看到这样的例子。
“‘一带一路’不仅对中国有益,对非洲人民,对世界人民都是有益的。现在非洲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越来越多非中合作的交通基础设施、大型项目落地,我希望见到更多合作的产生。”太阳说。
数据显示,自2022年12月,义乌推出优化国际营商环境和涉外服务10项新举措以来,外商加速回流当地,外资经营主体“激增”。目前,该市共有外资经营主体超8800户,外商投资来源主要集中在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完)
【编辑:黄钰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