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自主培养,让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发布时间:2025-01-08 01:49:54 来源: sp20250108

原标题:【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强化自主培养,让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

“大运河漂来了北京城,一条跨越2500多年的运河滔滔而来。”时隔多年,北京博物馆之城建设馆校融合课题组组长吕文清依然记得,这是七年级历史教材《隋朝大运河》备课教案中的第一句。“当年是先讲课,课后布置学生去博物馆参观。”吕文清说,现在依然以这句话开场,教法却变了,“我们以问题链为驱动,进行项目合作学习和跨学科探究实践,在大运河博物馆和学校‘双师’指导下,结合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建构。”

这个看似微小的变化背后,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全面变革——从注重知识灌输的学习变为项目制、探究式、跨学科主题学习,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科学有效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机制初步形成。学校、师生乃至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为实现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改革招生评价制度,把人才送上合适赛道

“拔尖计划”自启动以来,累计在77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布局建设288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共吸引3万余名优秀学生投身基础学科。

与“拔尖计划”相辅相成的,还有“英才计划”“强基计划”等。“英才计划”选拔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中学生走进高校,参加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探索高校、科研机构与中学联合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这些专项计划各有侧重、协同发力,为各类拔尖创新人才提供适合他们“向阳生长”的广阔舞台。

“创新人才培养改革中,招生和评价制度是重要一环,旨在拓宽人才选拔路径,让具有创新潜质的各类人才都能冒出来。尤其是自2014年开始,随着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试卷命题越来越注重实践和真实情境,着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机械性的背题、刷题从此不灵了。”吕文清说。

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看来,评价方式改革具有先行效应:“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育提供了有力支撑。”此后,一系列举措落地实施。其一,在中小学广泛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实践探索,将德智体美劳纳入评价体系,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养。如新中考采用“学业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的录取模式,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开发了艺术类与体育测试系统,这些都在引导中小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二,探索多元录取方式,开辟多条升学路径。如统一高考、综合评价招生、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等。

为了既选拔到适合的学子又兼顾公平,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陆续出台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规范高考加分、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和“专项计划”等20多项重要政策,如今“专项计划”已累计录取学生110万余人,形成保障农村和脱贫地区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长效机制。新中考则采取名额分配政策,将招生计划中一定比例的名额分配到普通中学,多地的分配生比例逐渐从10%—30%提升到50%—60%。

革新育人方式,激发学生主体动能

随着评价改革这一“指挥棒”的变化,学校育人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革。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从关注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变成了关注‘全人’,把人的全面成长放在了第一位。”

“作为班主任,我经常带学生到劳动基地一起种植西红柿、红薯、花生等农作物,既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也让他们切身体会到劳动的乐趣和辛苦,锻炼持之以恒、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品质。这些都是课程教学改革中强调的,也是培养拔尖人才所需要的。”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教师崔雪子告诉记者。她还指导学生在种植农作物的同时撰写调研报告,“让他们以问题为驱动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的趣味性,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星海国际学校党总支书记刘慧囡介绍,学校通过设计高品质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深度思考。“高品质作业涵盖了跨学科、项目式、情境化任务,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通过完成真实情境中的任务,学生的好奇心得以满足,想象力得以释放,探求欲得以增强,创新素养得到持续开发。”

很多突破常规的奇思妙想,开始改变学校教学方式——北京十一学校学生通过调研,帮助顺义区特产“古法手工豆腐”进入不少饭店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北京育英学校初二学生与北京农林科学院实验室合作,利用数学建模知识设计出新款肉食新鲜度测试的工具模型;西安理工大学附中学生观察到“人类拿小物件时会用拇指和食指的指腹”,据此改进了人工智能机械手抓取物品的方式,使机械手的精细动作完成度大幅提升……

在广大高校,教学方式更是发生了显著变革。

荣誉学院、实验班等新型育人载体百花齐放,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清华大学姚期智班等实现大师引领、科教融汇、贯通培养,成为广大学子心目中的“梦院”“梦班”;注重浸润、熏陶的中国特色现代书院制,彰显了大学教育本质,构建起融通式拔尖人才创新培养体系;“一部六院”(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合作机制不断完善,持续推动80所左右高校与100家左右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实现师资队伍、科研项目、实验实践条件等资源共享,提升基础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理念指引下,越来越多高校摒弃千篇一律的“标准化”育人方式,为学生量体裁衣,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优化教学内容,构建素养导向的“大课程观”

教学内容的变革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精神的科学指引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更加明晰,素养导向的“大课程观”得以构建。《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和《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突出课程价值的文化性、课程目标的整体性、课程实施的过程性。

“在中小学层面,鼓励学校积极开发科创类校本课程,大力推进科学教育、工程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科研兴趣,增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同时,鼓励高校通过与中学联合建立贯通式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建设科技实验室及特色试验班等方式,丰富中学课程的学术含量,积极开展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李铁安介绍。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时代使命。这一目标追求,深刻体现在高校教学内容的调整革新上。

今年高考前夕,教育部公布了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智能视觉工程、智能海洋装备、健康科学与技术……在新增设的24种本科专业中,大多是“含智率”高、交叉融合的新专业,体现出服务国家战略、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导向。

“一方面,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课程设置与专业前沿研究、产业技术创新等紧密结合,将前沿创新优势转化为人才自主培养胜势;另一方面,注重全球视野、世界眼光,通过合作办学、联合培养、智力引进等方式,将世界一流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效融入拔尖人才培养全过程。”南京大学校长谈哲敏介绍的做法,颇具代表性。

未来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

李铁安认为,要继续“夯实一个基点,将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落到实处;创新一种机制,进一步深化中高考改革,探索构建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综合评价模式;搭建一个平台,统筹大中小学、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有效衔接不同学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我们特别提倡‘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我们会加大对高校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允许试错、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产出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

教育强国建设,步履铿锵稳健。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深刻把握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越来越多的拔尖创新人才正不断涌现,为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坚实支撑。

(记者 姚晓丹)

(责编:李依环、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