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7:38:35 来源: sp20241125
高平市王报村古戏台。
高平市北城街街道许庄村村景。 以上图片均为高平市委宣传部提供
天辽高,地阔平。太行山脉东南角四面围山,怀抱着山西晋城高平市。
高平市2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74处登记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平均每平方公里就有1.7处不可移动文物,古建筑数量多、密度大,被誉为“中国古建博物馆”……对这座始建于春秋时期的晋东南古城来说,古建是历史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烙印。
榫卯之间,飞檐之下,有根脉,有乡愁,更有生活:羊头山下,人们口耳相传炎帝种五谷、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丹河水畔,村庄的名字里藏着长平之战的痕迹;明清大院里,高亢嘹亮的上党梆子,在木楹青砖间泛起回音……
守 护
人们爱古建、护古建,“和古建共存”成为可实现的生活方式
将900多个人物绘在墙上,是什么效果?
88.2平方米的巨幅墙绘上,文人、农夫、商贾,900多个身份不同、大小不一的人物画像,形态逼真传神。
位于高平市陈区镇舍利山腰的开化寺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这里保存着罕见的北宋时期寺观壁画。
建筑壁画、建筑结构、建筑彩绘,是开化寺的三绝。大殿屋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精巧秀丽、疏朗简洁,是宋代建筑学著作《营造法式》中提及的修建手法。古钱纹、海石榴,殿内梁枋斗拱上彩绘勾连不断,是目前难得完整保存的宋代彩绘。
“你看,这像不像是一幅‘连环画’?”一名讲解员介绍。墙壁上,几十个故事、场面环环相扣,利用栏杆、树木等自然间隔,令人称叹。
古寺藏于深山,开化寺却并不“高冷”。平日总有游人爬上舍利山访古探幽,你看,一对父母正带着孩子,驻足在明代石碑前辨认文字,观赏游览。
在这里,无需钻研斗拱飞檐,也无需精通修建手法,“开门见数峰,流水白云常自在”的氛围自然让人心思沉静。主殿深远的出檐,延伸到远山与天空的交界。游人的思绪,便也随着窗楹边的曲线,伴着袅袅的烟火,弥散到天与地之间了。
开化寺只是高平古建的代表之一。
今年77岁的常四龙是高平市博物馆的第一任馆长,一辈子从事文物事业。在他看来,高平“山山有名胜,村村有古迹”,人们爱古建、护古建,许多人从小就与古建相伴,并成为守护人。
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村民王改英就是其中之一。在她家的院子内,坐落着全国重点文保单位铁佛寺,寺庙正殿建于金代,因曾铸有铁佛得名,环绕殿内的24座塑像形态各异。
70多岁的王改英,每天清晨、晚上总要在铁佛寺外围转一转,打扫卫生,检查破损迹象。“一辈子喽,我们家几代人都与铁佛寺相依相伴。”上世纪50年代,王改英的婆婆成为铁佛寺的守护人,这项工作后来又由王改英接棒,“这里就是我的家,守护已经成为责任。”
2016年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一场展览上,展出了铁佛寺的高清图片,其文物、艺术价值被更多人知晓。此后,中央美术学院在铁佛寺成立了实验教学基地。
在王改英心中,这里是文物,也是从小到大的陪伴。院子里,王改英拿着扫帚,望着铁佛寺的屋檐。砖瓦重叠,严丝合缝,划出一道道拙朴的弧线。“有一次下暴雨,我心里总不安生,连夜爬起来看正殿怎么样了。”那天王改英打着伞,守了一晚,“我想起了小时候,一下雨就爱躲在屋檐下面看雨线。”
高平市博物馆还举办了开化寺、铁佛寺的数字化展览,许多人慕名参观,王改英也去“凑热闹”。“想好好了解它的艺术价值。守护了这么多年,如果对自己的‘老朋友’都不了解,多不好意思。”王改英说。2018年,王改英被评为高平市首届“十佳最美文保员”,如今她的女儿、孙女也在院内居住,成为新一代文物守护人。
“高平重点文物多,不可移动古建筑更多,要想真正地保护,得靠生活在古建附近的居民。”常四龙介绍,几十年前高平市博物馆的文物数量远不能和现在相比,“幸运的是,通过多年努力,不少人爱上且更加深入认识古建。经过科学指导,‘和古建共存’成为一种可实现的生活方式,让古刹传承千年,文化根脉不断。”
改 变
乡村旅游带来流量,上党梆子留住人气,村里的热闹又回来了
如果问高平的老人,儿时什么记忆最深,那一定有被父亲扛在肩头,去村里戏台看戏的一幕。
戏台所在的地方,往往是村子最热闹的地方。赶集的日子,只要音响一开,木制条凳上、拖拉机车斗里、摩托车座边,挤满看戏的人。灯光照亮了舞台,也照亮台下男女老少无数双专注的眼睛。
在高平,几乎村村有戏台、人人会梆子。这里不仅走出了张爱珍、吴国华、张保平、陈素琴、杜建萍5位梅花奖得主,走在路上也总能听见人们哼唱几句上党梆子。
戏曲以前是极受欢迎的庙会活动,戏台与古庙因此常常相对。
“那时候的庙会热闹呀!我们村戏台多,十里八乡的人都过来看戏。上面唱着戏,下面走着马,观众有时候也上去唱两嗓子。”70多岁的北城街街道许庄村村民肖瑞湘印象很深。他口中的许庄村古戏台建于明清,迎面而立一扇木质屏风,屏风上开两道门,挂起布帘,一侧写“出将”,一侧写“入相”,作为演员上下台之用。
然而,多年来,由于年轻人外出,村里无力组织梆子表演,戏台一度荒废。
直到近些年,村庄迎来了改变。
随着太行一号旅游公路的开通,周边村庄成为许多骑行客的打卡地。许庄村两旁的民居,黛瓦白墙,墙上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们采风创作时绘制的田园风光画。“我们现在发展黄芩和文旅产业,让许庄村成为花田乡舍。”北城街街道党工委书记原亮亮说。
旅游公路旁,是一面景观雕塑墙。老宅院、老板凳、老物件,半嵌入式的雕塑还原乡韵。本地人爱吃的饸饹也嵌入墙塑,饸饹床子还能上下活动,让游客近距离感受晋东南民俗文化。
文旅搭台,艺术唱戏。乡村旅游带来了流量,上党梆子留住了人气。
许庄村的热闹又回来了。不只逢年过节,周末游客多时,村里也会唱起大戏。生活好了,附近的村民不再牵驴搬凳,而是开着车赶过来。
为了吸引年轻人,村里还举办了电音节。草地上,老人们也跟着年轻人一起挥动亮着灯光的手机。村民许有堂把孙子扛在肩头,就像儿时被父亲举过头顶那样。
乡 愁
把古建筑保护好、开发好,才能留下关于家乡的美好印象
距市区几公里处的河西镇苏庄村,两层阁楼的四合院内挤满了人。锣鼓声中,新人身穿红色衣袍,头梳发髻。身着古典服饰的礼仪人员齐声吟唱:“喜镇千载,一脉相承,有凤出阁,不忘亲恩……”
一场仿古的出阁礼正在举行,置身于这间精心修复的古民居大院,顿觉宽敞、气派。大院曾居住杨、贾两个家族,上党梆子有名的戏曲班社“永顺班”也曾驻留于此。
“苏庄古建冠高平。”苏庄毗邻丹河,村里的24座明清古院落集中连片、保存完整,不仅保留了鲜明的晋商文化特色,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行走在苏庄的石板小路,赵伟手拿折扇,在镜头前吟诵诗句。赵伟做过主持人,学过戏曲表演,如今成为苏庄品牌推广负责人。
但在赵伟看来,他更像是苏庄古建蝶变的一个见证者,“从小我就住在这样的四合院里,在苏庄,过去的时光仿佛回来了。”类似的明清大院,是许多高平人的回忆。大院小院,一家一户,大人们坐在有着百年历史的院前台阶,纳凉闲谈。孩子们在青灰色的条石院墙旁,摘桑葚、捕知了,享受童年时光。
邻家嫁了女儿,隔壁孩子考上大学……一次次闲谈中,美好的生活被构筑起来。石榴、牡丹,许是木雕,抑或石刻,镌刻的不只是历史,更是一代代人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高平聘请专业团队,依据原始古建风貌,对苏庄古建院落进行规划修缮,账房院、油坊院、东华堂院一一复现。
“光有古建筑还不够,保护、开发、挖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可分割的。”在常四龙眼中,古建筑不是“不可移动的化石”,而是“活”在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中,“只有经过合理的开发,让‘人’的因素参与进去,才能真正使古建筑永葆生机活力。”
为此,高平进一步挖掘历史民俗,开发了“喜镇苏庄”品牌,主打“喜”文化,提供参观游览、婚俗体验、住宿休闲等多种服务,作为展现传统文化的窗口。
夜晚,杨家东院的红灯笼亮起,近百名游客坐在小马扎上,披着蓝色粗布大衣的演员出场。“我是赵树理,在我写的《小二黑结婚》里,有这样一段故事……”许多观众已经认出,演员正是赵伟。四合院建筑,成了沉浸式演出的天然舞台。
这出由高平市与山西省演艺集团合作排演的剧目,取材自著名作家赵树理的小说《小二黑结婚》。“赵树理是晋城人,通过这部剧展现他作品里提倡的婚姻自由,丰富了苏庄的文化内涵。”赵伟说。
榫卯之间,院墙内外,作为古建代表的苏庄,也正在成为城市新的地标。婚俗表演、汉服租赁、主题摄影、民宿餐饮……文旅业态越来越丰富。“有的新娘出嫁,会特意来这儿找老银匠打几件首饰。”赵伟介绍,在苏庄的婚俗博物馆里,观众能近距离感受泥塑、潞绸等非遗产品,“很多游客都说,在这里找到了生活在古院里、古庙旁的感觉,更有作为高平人的自豪和认同感。”
“悠久的历史是高平珍贵的文化宝藏,为城市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高平市委书记原健说,高平的4张文化名片——“神农炎帝故里”“长平之战遗址”“中国古建博物馆”“上党梆子之乡”正被越来越多人熟知。
“大家常说乡愁,但对于高平来说,把古建筑保护好、开发好,才能留下关于家乡的美好印象,给游客创造更美妙的‘历史漫游’体验。”常四龙说。
高平的魅力在哪儿?
它氤氲在四合院的炊烟中,荡漾在飞梁斗拱的点画里。它沉淀下来,就成了太行山怀抱里一寸寸厚实的黄土。于是,人们出生在黄土地上,也在榫卯间搭建自己的生活。
游客走进高平,请随意漫游,在这里,你将看到“一部活着的历史”。北魏石刻、宋代壁画、金代戏台、元代民居、明代雕塑、明清古村落,等着你去一一邂逅。
不用刻意寻找,只需往村里走走,再到山里看看,你将拥抱建筑、拥抱历史、拥抱生活——一种栖居在历史中的、依旧鲜活明亮的新生活。
《 人民日报 》( 2023年10月30日 10 版)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