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5 10:06:17 来源: sp20241125
近日,中国人寿携手国家大剧院组织百余名艺术家赴丹江口市和郧西县开展“文化振兴公益行”活动,带动国家级文化艺术资源直达基层,为乡亲们送上一份精神食粮,也引领创新了金融企业文化帮扶的形式,推动乡村焕发文明新气象。此外,中国人寿创新定点帮扶工作形式,为当地引进企业和高新技术人才,加强当地内生动力培育,助力多产业全方位发展,多措并举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子”,集中力量推进帮扶工作打开“新局面”。
乡村,是亿万农民生活的热土,也是人们心灵的依托。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既承载着乡土记忆和情感,也是维系地方特色、涵养地方发展活力的精神源泉。
在乡村振兴浪潮下,乡村文化振兴推进正酣,新风尚、新气象重塑着乡村风貌。然而,作为乡村振兴中更为“无形”、对外界帮扶深入程度要求更高的一环,如何创新文化帮扶、激发文化活力,仍是乡村振兴工作中亟待思考的问题。
为助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近日,中国人寿慈善基金会与国家大剧院艺术发展基金会联合开展“文化振兴公益行”,到中国人寿定点帮扶的湖北省丹江口市和郧西县举办一系列文艺下乡公益活动。在歌声绕梁之余,中国人寿以金融推动“文化兴旅、文化兴产、文化富民”、赋能乡村发展的创新实践也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为振兴乡村文化带来新的参考。
饮水思源文化盛宴走进鄂西北乡村
坐落在鄂西北的丹江口市和郧西县,山峦叠嶂,水美而丰,但也正因“山水多而田少”的资源环境,当地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全线通水,丹江口人民为守护“一泓清水永续北上”作出巨大贡献。近十年来,中线工程为北方地区累计输水超过6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亿。
南水北上,饮水情牵。作为丹江口的定点帮扶单位,中国人寿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持续为当地发展提供丰富的支持。9月9日至12日,为有效支持定点帮扶县文化振兴,精准助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中国人寿携手战略合作伙伴国家大剧院,为丹江口市和郧西县联袂献上3场公益演出及2场艺术第一课活动。
国家级高规格的“文化振兴公益行”活动精心策划,首场活动便选在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上游,距丹江口大坝南侧不到500米的蔡湾村,这里有“坝首第一村”的美誉,也是一个移民安置村。
在暮色下的农村大舞台广场,村里的男女老少齐聚一堂,共同领略文化魅力,感受演员们对丹江口人民守水护水的敬意。蔡湾村村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平日里,我们村民自己也会组织文化活动,但能在家门口看到国家级水准的文化活动表演,机会还很少,所以村民们听到活动消息热情很高,携家带口来看。”
丹江口市蔡湾村村民观看“文化振兴公益行”乡村大舞台演出演出进行到尾声,国家大剧院艺术家还与库区守水护水志愿者一起演唱了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丹江口市滨江社区同心合唱团成员、守水护水志愿者唐银林表示,作为水源地群众,能和国家大剧院演员们一起登台献唱,心情很激动,我们一定会守护好这方水土。从北京专程来演出的国家大剧院男中音歌唱家张扬表示,公益演出推动古典音乐走出剧院,走进田野,真正为人民服务,意义重大,这样的活动多多益善。
一歌唱罢,余韵悠长。在公益行火热推进之前,中国人寿近年来还发挥公益资源优势,在丹江口市余家湾村、浪河口村等地捐资修建村文化广场和健身广场等基础设施、联合姚基金开展“百校体育帮扶计划”,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助力乡村精神文明“旧貌换新颜”。
丹江口市浪河口镇中学学生在中国人寿援建的“悬浮地板”式篮球场上投篮。采访当日是小雨,得益于悬浮地板可渗水的特点,篮球场并未有积水,未影响学生课间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在帮扶乡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更好提高帮扶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受到关注。对此,中国人寿选派丹江口市挂职副市长崔楠提到,中国人寿通过持续跟踪项目效果,加强群众调研,不断优化帮扶效果,提升帮扶项目的可持续性。
文化兴旅“七夕缘”带动旅游热
作为七夕文化的发源地,湖北省郧西县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挖掘空间大。
如何将文化活力转化为“生产力”,涵养当地经济发展,中国人寿在持续定点帮扶过程中,有了许多思考和实践。
2018年,依托郧西县政府打造“七夕画廊”生态文化旅游胜地的契机,作为郧西县定点帮扶单位的中国人寿积极行动,投入1000万元,帮助地处天河旅游区核心的刘家湾村建设高标准民宿,引入旅游资源。
在合力之下,刘家湾村“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新图景正加速绘就。走近青山绿水,中国人寿扶持建设的郎哥民宿掩映其中。
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党支部书记杨飞告诉媒体,2019年前,刘家湾村的老百姓连买盐、醋等生活用品都要到镇上。中国人寿捐资援建的高标准民宿郎哥民宿建成后,带动了村民办民宿的热情,刘家湾村旅游产业链加快完善,引来了大量游客,也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整体配套建设,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
郧西县观音镇刘家湾村高标准民宿郎哥民宿,“郎哥”取自于郧西七夕文化牛郎织女的故事。无独有偶,郧西县土门镇家竹村是利用七夕文化资源带动旅游业发展的另一处缩影。近年来,通过打造牛郎庄、织女屋,建设民宿、农家乐、举办菊花文化节等,家竹村建设农旅融合示范村成效显著,成为郧西县人民节假日度假的好去处。
中国人寿驻家竹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毕承军回忆说,在家竹村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比如,一些农户起初对改造持抗拒心理,给村里工作推进带来阻力。针对这些难题,毕承军和同事们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引导农户接受改造,从而促进了乡村面貌的改变。
家竹村的民宿老板徐永告诉媒体,自己建设的民宿有21个房间,最多能容纳一百多游客,节假日期间,民宿常常满客,一年带来营收数十万。
“中国人寿在村里建设了很多项目,我们在家门口也可以务工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不用早出晚归,还比外出务工安全。”家竹村一村民表示。
郧西县土门镇家竹村翘嘴鲌繁育中心文化兴产打造地方产业名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乡村振兴而言,要“输血”更要“造血”,要“扶智”更要“扶志”。通过振兴乡村文化,让当地百姓获得可持续的增收渠道,真正实现自主发展,是中国人寿帮扶长期追求的目标。
郧西山区密集,适宜茶叶种植,基于此,中国人寿将郧西六大产业之一的茶叶作为消费帮扶的主要抓手,并结合七夕文化资源,量身打造“国寿七夕茶”品牌,帮助推广郧西茶叶。
据郧西县神雾岭茶厂厂长刘书华介绍,为了帮助“国寿七夕茶”打开销路,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不动产公司成立了专门部门负责茶叶销售工作,并派来负责人长期驻扎在茶厂,帮助神雾岭建设茶叶种植基地、茶叶体验中心、茶叶生产中心和茶叶培训中心,发扬茶文化,落实茶叶销售工作。
与此同时,为深入挖掘开发“国寿七夕茶”附加价值,中国人寿还创新工作思路,以郧西文旅资源和优质茶叶为突破口,制定出以乡村振兴与主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解决方案,将郧西文旅资源、优质农产品资源与寿险个险销售业务相结合,发动个险营销精英到郧西认种茶园,并获得定制化的郧西茶叶产品,同时将郧西作为康养目的地,助推中国人寿主业发展,为郧西经济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来自附近乡村的采茶工在郧西县神雾岭茶厂采茶。在中国人寿的资金支持和理念引领下,如今,神雾岭“茶文旅”一中心三基地加速发展,茶文化、七夕文化与茶产业发展相得益彰,也为当地居民带来稳定的收入来源。
“神雾岭茶厂让原本赚不到钱的中老年人能够自食其力,获得一份稳定的收入。茶厂建成以来,累计为工人发放工资100万元左右。”刘书华介绍说。神雾岭“采茶大户”柯阿姨也告诉大家,每年采茶旺季,她采茶一月就能赚到一万多元工资。如果没有茶厂的这份收入,日常开支可能无法维持。
不仅如此,在利用文化资源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中国人寿也借助丹江口水源地的文化渊源,进行文化“引商”,更好赋能当地产业发展。据介绍,在帮助丹江口招商引资时,中国人寿选派丹江口市挂职帮扶干部发挥企业思维特点,通过向外地企业,特别是京津冀地区的企业,讲述丹江口人民守水护水的奉献精神,更好打动企业,同时大力“扬长”,把丹江口的水资源、茶资源、柑橘资源等优势讲清楚,吸引企业来丹江口投资建厂,2022年牵线搭桥吸引北京北冰洋在丹江口打造一轻食品(丹江口)产业园,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显著,带动华润怡宝、燕京啤酒等陆续投资丹江口,助力丹江口向高质量“水都”发展。
文化兴、旅游热、产业旺、人向上。通过创新文化帮扶模式,推动文化兴旅、文化促产、文化富农,中国人寿乡村振兴帮扶不断结出新的硕果,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释放出滚滚红利,也为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带来更多借鉴。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