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 | 创新之魂,生生不息

发布时间:2024-11-21 08:25:10 来源: sp20241121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古训回响,映照出中华民族对创新的永恒渴望。

今日中国,创新浪潮如同江河汇海,澎湃不已。在北京,每5分钟就有一家科技型企业诞生;在常州,全球每10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搭载这里的动力电池;在陕西,一年4120.76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令人瞩目……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新中国75周年的光辉历程中,创新始终是推动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跟随“行进中国”调研采访团多地走访的脚步,我们见证了中国以创新为翼,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征程。

谋创新,为产业升级添“动能”

“各方注意,现在远程开机,请注意安全。”地面上,“太空舱”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矿井下,采煤机滚筒随即启动,滚滚“乌金”倾泻而下……鼠标一点、一刀割下,背后就是高达50万元的经济价值创造。

华阳二矿综采智能化控制系统“太空舱”。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华阳二矿综采智能化控制系统“太空舱”。人民网记者 王帆摄

这一幕,恰似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深刻转型的缩影——正从对土地、人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过度依赖中解放出来,迈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新发展阶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风起云涌,唯有不断创新,方能催生新质生产力,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全国各地奋楫争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

山西,这个煤炭大省,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逐步告别传统的人力挖煤模式,开启智能采矿新篇章;浙江,加速“数字浙江”建设步伐,为区域产业升级插上智慧的翅膀;湖北,更是雄心勃勃,致力于打造武汉成为“自动驾驶第一城”……

中国光谷行驶中的空轨。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

中国光谷行驶中的空轨。人民网记者 王郭骥摄

放眼全国,“中国芯”“智能造”“未来车”“数据港”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6%,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4%,新能源汽车和充电桩产量同比分别增长30.5%和97%。

创新高地相继崛起的同时,中国在全球创新版图上的地位也日益凸显。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中,中国拥有26个,排名世界第一,而在全球十大科技创新集群中更是独占4席。

聚英才,为创新生态蓄“势能”

“我们企业卖的是‘人’。”晋武能源董事长乔会武的一句话,道出了人才的重要性。正是这种对创新的不懈追求,让一个不起眼“小作坊”,成长为“单项冠军”“小巨人”。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人才是创新的基石,是推动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第一资源。如何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推动原创性、颠覆性创新,催生新产业新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课题。

首都北京,人才密度全国第一。这里,汇聚着全国约一半的两院院士、约1/3的“高被引科学家”。用好创新“人才宝库”,北京综合产业园、基金等营造出“六位一体”的创业生态,让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兴辽英才计划”等,成功逆转了多年来人才流失的趋势。2023年,该省引进海内外优秀博士和高级职称人才4387名,同比增长77%。

到沈阳的博士生们在展台前了解岗位需求。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到沈阳的博士生们在展台前了解岗位需求。人民网记者 邱宇哲摄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各地通过强有力的人才政策支持,完善创新生态,产业高地的“磁吸”效应不断放大,吸引全球英才纷至沓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从理论创新到制度创新,从科技创新到文化创新,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被充分激发。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我国已升至世界第11位,较去年上升1位,是排名前30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抓改革,为创新体系提“效能”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进一步转化成竞争优势,赢得战略主动。

科教资源富集的陕西,通过体制机制改革“破壁”,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奔赴“生产线”。探索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制度、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解决科技成果“不敢转”“不愿转”“缺钱转”困扰,成效明显。

我国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机制。在组织管理方面,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推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有效提升;在科研评价方面,破“四唯”,为科研人员减负;在成果转化方面,权利义务、分配方式、保障措施等进一步明确,让更多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基于碲锌镉材料的各种探测产品。人民网 王丽摄

基于碲锌镉材料的各种探测产品。人民网 王丽摄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另起炉灶,而是要靠改革,把科教优势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辽宁省科技厅厅长蔡睿说。得益于政策的精准引导,当地传统产业在科学家和企业家的一次次“双向奔赴”中,已经脱胎换骨。

在体制机制改革护航下,新技术正在加快“落地生金”。今年上半年,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同比增长22.2%,一批高价值专利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场景中加速落地。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个更加开放、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面向未来,创新的中国已经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成绩单——

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显著增加,2023年占比达到6.6%;科技型企业蓬勃生长,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重连续多年超过75%;研发人员队伍日益壮大,总量稳居世界首位;青年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80%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员承担。

创新的中国,生生不息;创新的民族,永远年轻。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相关链接:

看道地药材如何更“地道”

“热”爱102℃的蒸汽

“小牙刷”也能撬动“大产业”

当机器人的AI“眼睛”看向世界

“煤老大”的“新”出路

(责编:罗知之、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