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开了头,就要盯到底”(干部状态新观察)

发布时间:2024-11-15 01:54:33 来源: sp20241115

  甘蔗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姜牛在镜头前直播销售农特产品。   江慧霞摄

  编者按:手机成为新农具,流量成为新农资,直播成为新农活。不少农产品借助小小直播间,搭上了电商经济的快车。火热的农产品直播,既有经营主体和农户的辛勤付出,也有基层干部的助力推动。

  当下,农产品直播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形成长效助农机制,基层干部要在直播间内外下足功夫,做好相应支持保障。记者近日探访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荷花镇甘蔗寨社区,看基层干部引入合作社、组织农户生产、调动更多力量参与直播的探索实践。

  

  “大家要听产品介绍还是唱民歌!”直播间里,一片盈盈笑语。在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荷花镇甘蔗寨社区立茵堂种植专业合作社,刚“转岗”主播的农户们,以一口淳朴乡音开始了直播。

  在一旁,看着农户走进直播间,甘蔗寨社区党总支书记姜牛既感到高兴又有些紧张。姜牛是合作社的常客:“立茵堂合作社去年单是给社区分红,就有6万多元!社区出个龙头企业不容易,可得做好服务。”从合作社在社区落地,到组织农户生产,鼓励农户到镜头前直播,姜牛可没少费心思。

  让合作社在社区扎下来

  “有专业的企业为社区所用是捷径”

  穿梭于直播间和种植基地间的蔺如喜,透着股干练劲。作为立茵堂种植专业合作社创始人之一,回乡创业的他除了拥有乡土情怀外,还被这里的发展条件所吸引。

  尽管腾冲深居西南,但这些年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快递车早已畅行山间。在镇、社区干部的协调争取下,甘蔗寨社区早就有了快递驿站。随着出货量增加,现在还争取来了每天一次的物流班车。

  合作社选择落户甘蔗寨社区,一是看中了甘蔗寨社区丰富的农特产品,皂角米、芭蕉芋粉等农产品充满地域特色,有的市场潜力还不小;二是看中了社区的服务保障能力。合作社建设需要土地,社区干部一番走访,摸清了农户的顾忌:土地流转金5年一支付,不及时咋办?流转几年,破坏了土地咋办?农户的担心不无道理,社区从合作社、农户两头协调,最终达成一致:一次性付款且价格不低于市场价,成功打消农户顾虑;合作社初期建设资金紧张,社区帮着找资源、找资金。

  支持姜牛引入合作社,荷花镇党委副书记蔡成云思路很清晰:“电商看起来谁都能做,但真要无中生有、自己培养,能不能成功不说,周期也太长。有专业的企业为社区所用是捷径!”

  镇里、市里的支持政策,社区能直接申报的社区去争取;需要企业自己申请的,社区干部第一时间通知企业、对接联系人,努力确保“应享尽享”。腾冲市妇联为合作社申请了40万元创业补贴,腾冲市商务局提供了4万元补贴,各种政策与投资为合作社发展提供助力。姜牛说:“社区经营主体少,我们得以将更多资源向合作社倾斜。”

  “以前招人四处邀约,如今社区帮我专门建群拉人,省心不少。”蔺如喜说。在社区的支持下,合作社做好绿植、皂角米、中药材等的种植和销售,一步步发展起来。甘蔗寨社区常住人口有1400人,合作社一年发放工资接近200万元。蔺如喜说:“不只甘蔗寨社区,下一步合作社还要把渠道拓展到其他社区、村落。”

  把农户生产带起来

  “社区支持电商发展,最看重电商的带动作用”

  如今,甘蔗寨社区很多农户家中,墙上的花盆里,栒子木齐齐整整,铁丝缠绕,枝叶茂盛。而在推行之初,“栒子木也能卖钱?”是很多农户心中的疑问。

  “日常管护好,种出一棵就能卖5元钱。”开会时,姜牛给群众解释起来。为啥要种栒子木?其实,合作社开到社区的时候,姜牛心里就有了自己的“盘算”。“社区支持电商发展,最看重电商的带动作用。合作社挣钱,农户也要挣钱。”

  合作社成立之初,甘蔗寨社区就着力健全“党组织+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机制,逐步形成全链条产销对接模式,更好帮助群众增收。绿植、皂角米、中药材都销售得好,姜牛就在想能不能再多开发点特产。蔺如喜也在琢磨,品种多元一些,对合作社持续增收也是帮助。

  姜牛和蔺如喜盯上了栒子木。种栒子木,投入少、管理简单,还有一定的市场前景。姜牛说:“作为景观苗木,栒子木长到直径1厘米以上,造型稳定就可以出售。更重要的是,栒子木种在庭院就能长挺好,特别适合在家的农户种植。”

  蔺如喜跟农户们说:“栒子木种苗、造型技术培训都由合作社提供,长到一定规格再上门收购。”姜牛接着提出来:“栒子木专用培育盒、滴灌管网、储水箱都由社区免费安装,种植时就当美化庭院,销售时就是农户收入。”

  很快,社区有四十几户群众参与,后来更多农户跟着种了起来。“浇水时间和次数都要讲究,造型要从根系上下功夫。”边走边检查生长情况,姜牛说,“产业开了头,就要盯到底。栒子木只是开始,我们要努力把社区的产品变成畅销的商品。”

  从赔本试播开始

  “多一个农户直播间,农产品就多一条销路”

  社区已经有10多名主播在岗,姜牛却说:“主播还太少。”在姜牛看来,社区既要引导群众围绕合作社的需求组织生产,也要带动群众不断拓宽销路。农户自家零零散散的农产品,是不是也可以网上售卖?

  甘蔗寨社区与合作社共建了社区农特产品直播间,农户当主播卖货,物流、打包、售后由合作社负责。同时启动社区的“主播孵化”创新计划,力图培养更多本地主播。

  “社区出人,我们出钱、出技术、出资源共建团队。”蔺如喜说,“有了社区农特产品直播间,农户既能与合作社一起销售产品,也能单独销售自家农特产品。”姜牛也认同:“农户不了解直播,就组织培训,开设主播培训课。多一个农户直播间,农产品就多一条销路。”

  这一次,姜牛和蔺如喜充满信心,农户却应者寥寥。“学,很热情。做,还放不开。”姜牛说,“有的农户了解农产品,但是一站到镜头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不少农户试了一次就不做了。”

  眼见群众观望,姜牛索性自己上。“我先来一场,给大家打个样!”姜牛做起了出镜主播,帮群众卖货。

  “听着叮叮当当下单挺火,下播一算,赔本!”没想到,硬着头皮播了几场,姜牛走了不少弯路。请来合作社的老师培训,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现在的姜牛渐渐上了道:出镜的紧张感难克服,那就先以不出镜的形式讲解商品,练熟了再上镜;上架货品的价格怎么定,多思量比较、对接市场……慢慢地,从柏子仁、皂角米到茶叶,一样样农产品在姜牛的直播间卖出不错的销量。

  摸索着往前走的不止姜牛一人。近年来,保山市培养熟悉电商工作的干部入乡入村,为乡村电商从业人员提供场地、设备与人才培养支持,仅本土直播队伍就有161支,像姜牛这样的村(社区)干部电商“直播员”已经有84名。

  “一个月播22场,营业额超6万元。”姜牛把自己的直播成绩一说,很快就有3个农户找上了门。现在,甘蔗寨社区参与进来的农户正一天天变多,已有50多人做起了直播。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25日 11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