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22:08:41 来源: sp20241215
暴雨中,官兵正齐心协力搬动舷梯,迎接潜艇归航。 徐 贞摄
潜艇内,艇员正在通过对讲机沟通。 徐文涛摄
潜艇出航。 徐文涛摄
黄昏时分,雾霭蒙蒙。悠长的汽笛声打破军港的宁静,“黑鲸”伏浪低鸣,缓缓停靠码头。
爬出升降口,南部战区海军某潜艇支队领导廖文导高兴地宣布,此次任务,他们创造了支队最长远航纪录,潜艇技战术性能得到全面检验。这是该潜艇一年内的第三次远航,短时间内,他们创造了支队3项“第一”。
该支队组建时间较晚、驻地偏僻,所辖潜艇大都是从别的单位转隶来的。如何持续推动训练转型升级,全面夯实战斗力建设根基,以练兵质效回答胜战之问?
面对复杂局面,支队党委深入推进政治整训,聚焦备战打仗,加快转型建设,带领广大官兵振奋精神、勇闯大洋,顺利完成一系列重大问题攻关,支队逐步成长为一把捍卫“蓝色国土”的“深海利刃”。
凝心铸魂,搏击深海不迷航
一份请战书,珍藏在某艇员队王艇长的抽屉里。
请战书,来自二级上士龚鹏介。去年,艇员队受领一项紧急任务,出海时间长、危险性大。王艇长给全体官兵作了一场慷慨激昂的战前动员:“怕死不当潜艇兵,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
然而,回到班里一看,龚鹏介发现自己并不在出海名单上。想起艇长在动员时所说的话,龚鹏介当场急了。为了向艇党委证明决心,他刺破手指,一笔一画写下心声,郑重交给艇长。
坚守战位不退缩,关键时刻勇担当,在练兵备战中打头阵、当先锋,已经成为支队官兵的自觉行动。
精神的淬炼,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潜移默化。作为支队成立时的第一批官兵,王艇长清晰记得,在这个四周环海、偏远寂寞的海岛上,有些官兵刚上岛时生活上不适应,训练上有畏难情绪。
官兵的心气,决定部队的士气。该支队不断强化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开展苦乐观、荣辱观、政绩观等教育,打造出“黑鲸论坛”“龙宫讲堂”等一批冒热气、接地气的思想政治教育品牌,加大先进典型培树,引导官兵牢记使命任务、砥砺忠诚担当。同时,支队立足官兵实际,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狠抓军事训练,努力提高部队打赢本领。
心气足了,斗志就旺了。这几年,支队立足现有装备,主动开展多项课题研究,官兵们带着全新任务一次次扎进深海,出海频次平均增长3倍,多个专攻精练成果在上级评比中获奖。
凝心铸魂,搏击深海不迷航。
此前,某潜艇在任务途中突发柴油机某部位漏水险情,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海水倒灌,后果不堪设想。柴油机技师黄龙琪从未经历过此类情况,他紧急计算参数,第一时间进行了临时处理。
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是返航还是继续前进?官兵们用一场重温入党誓词仪式给出了回答:“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那一次,潜艇在幽深大海航行了12天,顺利完成任务。
该支队政委表示:“今年是人民海军成立75周年,也是我军潜艇部队成立70周年。我们将持续筑牢铁心向党的思想根基,激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毅前行。”
研战谋战,不断提升打赢本领
去年,支队计划组织某艇进行边界条件下的实射鱼雷训练。任务前,声抗技师范先权在模拟训练室反复操练。训练中,他注意到有一枚鱼雷发射后出现故障,心里不禁犯起嘀咕:都是按照既定流程实施,为何会出现差错,是偶然还是其他原因?
范先权越想越不对劲,便将情况向艇长反映。
艇党委召集攻防小组集中研究,认为事非偶然,如果按常规操作可能会导致武器发射后失效。经过综合分析研判,支队对操作流程进行了革新,提出了一套全新的可行性方案。
“1、2号发射管——放!”任务期间,指挥员一声令下,范先权按照全新方案操作,鱼雷脱管而出。随着一声巨响,水面腾起高高的水柱,目标被精准命中。
“艇动三分险”。与水面舰艇不同,潜艇出海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危险性更高。作为“深海利刃”,潜艇兵钻研打仗的使命和习惯从未改变。
那年,某艇在充电过程中突发故障,舱内气压快速下降,柴油机技师崔志刚判断出故障点在舰桥最高处的进气口,当即决定出舱排故。
“外面是6米高的大风浪,我系着安全绳,抓住扶手,慢慢往上爬。一个大浪打过来,潜艇剧烈倾斜,我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贴在了海面上。我把自己绑在栏杆上,用手抠住几十斤重的阀门,猛然用力上下拉动,最终成功排除故障。”当时的情况,崔志刚记忆犹新。
崔志刚说:“许多战友经历过比我更危急的情况,但凭借过硬的作风、高超的技能,他们一次次直面危险、征服大海,将胜利带了回来。”
“人才建设是单位发展的基础工程,必须激励担当作为,立起重实干重实绩用人导向。”该支队支队长介绍,支队制定出台了《支队人才建设规划》,着力强化指挥员、参谋军官、军士人才等“六支队伍”建设,突出打仗标准选干部、配班子,139名干部得到选拔任用,55名干部实现推荐交流。
正确的用人导向,激励支队官兵在深海大洋建功立业。某艇面对先进的水面舰艇编队,通过高超的战术战法弥补装备硬件不足,以老对新、以弱胜强,取得了“三战三捷”的骄人战绩,全艇荣立集体三等功;另一艘潜艇在某项重大演训任务中,用一流的军事素养赢得任务指挥官高度赞扬。
不久前,某新域新质力量建设项目正式落户支队。看着来之不易的新装备,支队长信心满怀:“我们将把握机遇、奋发向上,不断提升战斗力,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破解难题,把实事办到官兵心坎上
起风了。舵信技师牟朝春神情骤然紧张。
支队驻扎在这座四面环海的小岛上,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起风之后,原本平静的海面会变得狂躁,恶劣的海况将让小岛与陆地之间唯一的航渡关闭。
牟朝春担心的是,今天将有3名官兵的家属入营探望,如果她们不能赶在停航之前上岛,就只能困在对面的码头。
当年,牟朝春的妻子第一次探营时,就遇上了一场热带风暴。从遥远的山东到南国海滨,妻子路上花了3天,又在岸上困了4天,过了整整一周才见到他。然而,刚把妻子安顿下来,牟朝春又接到通知:临时任务,潜艇紧急出航。来不及过多解释,牟朝春就随潜艇消失在茫茫大海。
对于常年巡弋在深海的潜艇兵来说,在潜艇狭小的空间里,他们的世界往往伴着低鸣的机器、昏暗的灯光、坚硬的艇壁。
当年,岛上的条件也很艰苦。官兵们喝水需要从山上的水库引接,水质受天气影响严重,一桶一桶混着黄泥的水,简单沉淀后维持着部队基本生活;有人生病了,只能先靠军医简单处理,等有船靠岸时再去治疗……
岛上官兵承载着比一般职业更多的艰辛和风险,需要做出更多的牺牲和奉献。为了让广大官兵不为生活忧心,更好凝聚军心、鼓舞士气,该支队聚力破解难题,采取了一系列暖心惠兵举措:全新的损管楼、游泳池、医疗房、安置住房相继建成;广泛调研,科学推动码头疏浚、楼栋建设等15项历史遗留工程结算;主动多方协调,推进随军家属安置、子女教育优待工作落地等。
前不久,支队安置住房建设按期封顶,一级军士长徐为明难掩内心激动。此前,徐为明一家三口一直挤在一间狭小的老房子里,此次重新安置,他如愿分到了住房。
去年,一级军士长章华锋的小女儿到龄入学,通过支队协调帮助,孩子在驻地就近入学。在这个过程中,他只需要把资料提交给相关部门,后续工作机关全程负责对接。
崔志刚来到支队已经19年了,见证了这片海、这座岛、这个支队发生的巨大变化。他说:“支队满腔热忱关心关爱军人,实实在在解决军属困难,让广大官兵更加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军装的分量。我们感觉到了实实在在的归属感、幸福感。”
“这些年来,我们一起乐守海岛、勇闯大洋,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祖国潜艇事业。我骄傲,我是一名潜艇兵!”面向未来,崔志刚豪情满怀。
(雷彬、杨捷参与采写)
版式设计:张丹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12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