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23:30:36 来源: sp20241130
图一
图二
图三
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系,海河流域覆盖八省份,滋养着全国11%的人口,为华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多年来,档案馆员、历史学者、纪录片导演等一批文化工作者深入挖掘与海河相关的历史资料和人文故事,在各自领域为海河相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贡献力量。
——编 者
前不久,天津海河亲水平台举办了一场桥边音乐汇演——“桥见海河,邂逅浪漫”,给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听觉盛宴。沿着这条河往东,滨海新区的亲海公园里,市民游客逛着海风市集,享受美食、露营、音乐会,放松身心。不远处,海河与渤海交汇、融为一体。
一条河,蜿蜒流淌,串起今日天津的城市格局,绵延古今,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多年来,一批文化工作者投身海河相关文化的挖掘,以不同视角讲述精彩的“海河故事”……
天津市档案馆二级巡视员于学蕴:
“为更多人了解、研究海河提供第一手资料”
天津市档案馆二级巡视员于学蕴(见图一,本报记者龚相娟摄)是土生土长的天津人。大学读历史专业,毕业后来到天津市档案馆工作。海河有怎样的历史?海河与天津有怎样的关系?工作中,她逐渐对这些问题产生兴趣,萌生了梳理海河历史的想法。
于学蕴决定从了解自己的家乡开始。她小时候每天都能看到一条河,它跟海河有怎样的关系?家乡的名字为何叫咸水沽镇?
于学蕴通过查阅研究档案资料和地方志发现,海河水系上游支流多,下游干流河槽狭窄,且河道多弯、泄洪压力大,为疏浚河道,海河曾历经六次裁弯取直。于学蕴的家乡咸水沽镇北洋码头村恰好在第四次裁弯取直范围,北洋码头村处在那段大弯的外凸处,所以“拉直”后不受影响,被保留了下来。咸水沽镇处在海河下游,受海水潮汐影响,海水倒灌入河,使河水变咸,因此得名咸水沽。以前,当地居民在河岸以海水煮盐为生。
“原来,小时候天天看见的河,竟有那么丰厚的历史底蕴。”于学蕴感慨。
既然海河历史如此丰富,档案里必然会有体现。于是,于学蕴开始花更多时间,梳理整理与海河有关的档案。于学蕴整理后发现,与海河有关的档案可分为三部分——海河治理、海河航运、洋行贸易中跟海河相关的记录。其中档案资料最多的是海河治理,并形成了大量珍贵的水文资料,包括文字、工程蓝图、照片等。
如今,在天津市档案馆,与海河有关的档案文献已经达到26万页,如何让它们发挥最大的公共价值?
于学蕴说,天津市档案馆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近些年对部分破损档案开展修复、除酸、数字化等工作。“如果某一段档案没了,对后人来说,这段‘历史’可能就没了。”于学蕴说,天津市档案馆正在整理出版与海河相关的史料,“为更多人了解、研究海河提供第一手资料,为开展河道治理、了解生态环境变化作出自己的贡献。”
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
“研究海河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天津的变迁”
对今年86岁的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见图二,受访者供图)来说,海河的故事不只存在于历史档案中,还存在于他的记忆中。他是海河治理的见证者、参与者。
为防止渤海潮水倒灌,1958年,天津制定了“清浊分流、咸淡分家”的海河改造原则,要在海河干流入海口处建一座防潮闸,罗澍伟参与到建闸工程中。“运石头需要独轮车。一开始不会推,经常连人带车都翻倒。”罗澍伟说,大家分工配合、肩扛手推,日夜奋战,手脚磨出泡是常事。防潮闸建成后,在防御水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它的仿古风格建筑还成了市民游客参观游览的景点之一。
大学毕业后,罗澍伟来到天津市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工作,潜心天津史研究。在他的许多研究天津的著作中,都大篇幅提到了海河。
“天津缘水而生,因河而兴。海河与天津的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研究海河的历史,才能更好地理解天津的变迁。”罗澍伟说,海河滔滔,舟楫往来,天津作为历史上的交通枢纽,货物在这里贸易,文化在这里交汇,“天津依河傍海,地理上的开放性,塑造了城市的包容性。”
退休后,罗澍伟依然在持续关注海河的变化,并热心讲述海河的故事。
有一次参加国家图书馆的文津讲坛,讲完天津历史后,罗澍伟问大家对天津的印象,一位观众说:“我们去看过海河的夜景,天津是一座特别美的城市!”罗澍伟听了很开心,向大家介绍:“海河干流河槽窄,两岸建筑近,设计者利用这一特点,将灯光的明弱度设计得很有层次,河、桥、船、建筑、灯光、倒影,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天津工作生活近70年,罗澍伟见证了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他说,海河不仅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也变成了流光四溢的美丽风景线……
《海河》纪录片导演路树强:
“用镜头呈现海河的优美风光、灿烂文化”
海河之美,通过纪录片导演路树强(见图三,受访者供图)的镜头,向观众生动地展示出来。“如果要拍天津,必然要拍海河。”路树强说。
前几年,路树强与同事沿着海河流域奔走3年,拍了一部名叫《海河》的纪录片。“我们想做一部有关海河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的纪录片。”3年里,他们跋山涉水,北至内蒙古金莲川草原,南至河南安阳,西至山西大同,东至渤海湾,拍摄采访点位多达260多个,涉及故事的主人公50多位,拍摄了1400多小时的素材,也收获了很多难忘的经历。
为了拍摄海河的源头,路树强和同事分组查阅典籍、询问专家,根据《中国河湖大典·海河卷》和地方县志确定的方向,驱车来到山西发鸠山一带。
到了当地,一时找不到方向,团队路遇一位老人带着两个孩子,正在梯田上收玉米。路树强向老人打听是否听说过灵湫庙,老人往远处一指,脱口而出:“往那边走,有个碑,就在那儿。”路树强仔细询问得知,老人恰巧就是灵湫庙的守庙人。
顺着老人指引的方向,一行人找到了灵湫庙。庙宇不大,坐西面东,史料表明,庙里供奉的是精卫,所以又叫精卫庙。庙宇前清泉汩汩,庙宇后是连绵的发鸠山。“想到这里就是海河的源头,顿时觉得时空都凝固了。”路树强随后想起,海河河畔的天津火车站,穹顶壁画就是“精卫填海”。“从海河源头精卫庙下的一汪清泉,到海河河畔的精卫壁画,故事就这样勾连了起来。”路树强说。
像这样传奇的“海河故事”,在路树强的纪录片里还有很多。记录海河的四季,寻找木船模型“邦摇”的主人,对话博物馆的负责人……“我们要把海河的故事找出来、记下来、保存好、讲述好,构成一个自然与人文彼此映照的叙事体系,用镜头呈现海河的优美风光、灿烂文化。”路树强说。
记者手记
深沉的热爱 赤诚的情怀
虽然采访对象身份背景不同、工作内容各异,但他们在聊到海河时,都用不同的表述表达了同一个观点——要跳出海河看海河。海河不只有一段干流,它有丰富的扇形支流;不只是天津的海河,它是壮美中国画卷的一部分;不只有自然的风光,也是了解历史和文化的一扇窗。
多年来,他们秉持“跳出海河看海河”的理念,瞄准“把海河的故事找出来、记下来、保存好、讲述好”的目标,通过各种方式,倾情讲述那些生动而厚重的故事,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条河流的历史与文化。这些努力的背后,是一份对海河深沉的热爱,更是一份赤诚的家国情怀。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11日 06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