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1:54:22 来源: sp20250104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着力发挥语言学优势,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办学宗旨,坚持以“文史哲复合型”卓越教师人才培养为主、以汉语言文学研究型人才培养为辅的教育教学方向,深入研究语言文化,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文教育与人才培养基地,形成良好的专业布局结构和学科发展态势。
加强顶层设计 夯实人才基础
学院科学加强顶层设计,为深入研究语言文化、培养对外传播人才夯实基础。
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多所高校中文学科建立了学术联系,聘请知名专家担任学院客座教授,多次派教师到欧美日韩等国及港澳台地区知名高校访问交流,与国(境)外多所知名大学互派学生交换学习。与蒙古国立教育大学联合开展培养项目,对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化能力、推进学院人才培养国际化、促进两校交流与合作、增强中蒙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学院成功入选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为学校新增设一个国家级平台。基地作为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建设的重要标志性成果为学校在相关学科布局、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水平提升等方面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学院承办第八届中国创意写作年会,会聚全国近百所高校、近300位文学与写作教师、知名作家等共同探讨新时代中国高校创意写作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路径创新。
拓展学术思路 强化科学研究
学院不断强化科学研究,通过多种形式拓展语言文化研究思路,丰富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思路与方向。
学院参加“古文字学强基计划高端论坛”,参与研讨古文字学人才培养和古文字学学科建设。古文字团队加入“古文字青年学者协同创新联盟”,参与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取得“双古计划”阶段性成果。学院参与举办“中希文学对话”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多所高校外国文学和古典文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参会,围绕“‘希腊化’时期文学经典文献翻译与研究”等课题展开深度研讨。召开语言理论和教学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探讨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教学和语言翻译等相关问题,启发语言教学与对外传播人才培养。
学院先后举办七届“文昌杯”学术论文大赛,在全校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活动的热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教育行业培养创新型人才。
培养专业人才 集聚传播力量
学院科学创新语言文化人才培养举措,着力培养具有熟悉中文能力、良好传播素养的师范类学生,引导学生在掌握教授汉语、传播汉语能力的同时,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精神的职责,为培养对外传播人才集聚源源不断的力量。
学院选拔优秀学生参加第三届部属师范院校“未来语文教师”教学技能交流展示会,派学员参加吉林省第17届高等学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均荣获佳绩。
学院承办吉林省首届高师联盟院校诗词大会,以诠释中华优秀文化内涵、彰显中华语言文化魅力、弘扬中国精神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提炼、展示、阐发和研究中华诗词经典,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热爱,使其自觉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学院策划并启动“文学青年行动计划”,构建以文学创作、文学体验、文学互动为主题的“三维并举”文学青年活动体系,通过邀请知名诗人、作家到校举办创意写作课堂,举办文学创作沙龙、经典作品演绎会等多种方式活跃校园文化,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审美素养。
学院扎实开展中华文化整理工作,扩大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范围。鼓励更多的志愿者赴海外传播汉语、汉文化,动员相关教师积极参与中华文化外译活动,进一步提升汉语、汉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创新语言教育 提升育人实效
学院一方面培养知华友华国际传播人才,另一方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本土传播人才,不断汇聚传播中国文化、宣传中国智慧、介绍中国方案的合力。
学院创新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工作,引导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不断培育文化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建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硕博志愿者构成的培训师团队,针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教师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能力提升培训,取得良好成效。鼓励培训学员通过所在学校发挥示范作用,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水平。“院云心云”志愿服务队积极参与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联合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共同开展的2023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中西部地区开展普通话培训活动,在1176支实践团队中脱颖而出,被选为优秀团队。
学院举办2023年国际学生诗歌朗诵大赛,参赛选手通过诵读感受了诗歌这一文学形式的艺术魅力,以语言实践的方式深切领会中华文化的精髓,这是学院进一步落实“教学深耕计划”的重要抓手。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与中文联盟联合推出的“中文:共筑美好未来”为主题的“国际中文日”活动的号召,举办“书写中国、墨香文韵——语言文化实践系列活动”,使留学生不仅感受到中文与中国文化的魅力,更增强了学好中文,利用中文与其他各国人民携手同行,共筑美好未来的信心。
(谢丝雨)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