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9:33:30 来源: sp20241130
马克林是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荣誉教授。他主要研究中国历史、中国传统戏剧、中国少数民族、澳中关系等课题,出版过多部有关中国的著作,并于2014年、2015年分别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和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马克林曾在墨尔本大学的亚洲文化课程中,学习中国古代文化,这奠定了他研究的基石,也让他爱上了中国的山水画、文学和诗词。此后,他又前往英国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在那里,他对唐朝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我最佩服的朝代是唐朝,所以我还把《旧唐书》和《新唐书》的一部分内容译成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他回忆说。
1964年,马克林首次来到中国,和夫人爱丽丝一起作为外国专家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任教。“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马克林说,“我们的大儿子就出生在北京友谊医院。”在这段时间的生活中,马克林改变了对中国的许多认知,开始深入了解中国人民,也更加热爱中国文化。
在中国教书时,马克林对中国传统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搜集了很多戏曲唱片和关于戏曲的书籍。在自身兴趣的激励和英国汉学家费子智、华裔澳大利亚学者柳存仁的帮助下,马克林开始研究中国戏曲,并以分析中国戏曲和京剧的发展为内容,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还撰写出版了《中国近代戏剧》《中国戏剧简史》等5本书。
1977年之后,马克林平均每年至少来中国一次。他走遍中国大地,曾多次前往云南、西藏、新疆等地考察,收集了诸多珍贵的一手学术资料。在马克林看来,中国的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绚烂的文化。在翔实的资料支持下,他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卓有成果,用英文出版了《中国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现代中国的少数民族》等著作。
马克林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文化多元的国家。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饮食、建筑、艺术等都保存得很好,这些都反映出中国从没有压制少数民族文化,而是全力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
作为一名澳大利亚人,马克林关心澳中关系与西方眼中的中国形象。针对一些人对于中国的误解,马克林还出版《我看中国》《变化中的中国》《中国少数民族与全球化》等书籍,畅谈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与收获,表明他缘何热爱中国、欣赏中国文化。凭借对中国的浓厚兴趣,马克林的众多研究成果不仅促进了澳大利亚汉学的繁荣发展,更是两国文化交流互鉴中的重要助力。
如今,已84岁高龄的马克林仍然保持对中国的热爱,在学术前沿多维度地研究中国。2023年7月,在第三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暨首届世界汉学家大会的开幕式上,马克林作为汉学家的代表发言说:“身为汉学家,我们热爱中国和中国的优秀文化,我们愿意用我们的声音让世界了解真实而美好的中国。”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
(责编:刘叶婷、崔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