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5 02:47:45 来源: sp20250105
中新社 海南文昌10月12日电 题:中国“陆地海鲜”兴起 养殖方式“以鱼为本”
中新社 记者 王晓斌
想象一下,你正在品尝一顿海鲜大餐:虾肉弹牙、鱼肉鲜嫩、螺肉清甜……你也许会赞叹这是大海的馈赠,但事实上有些海鲜可能从未见过海洋。近年来,在科技的推动下,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优质海产品在陆地上的现代化养殖工厂中培育。
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及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第十六届全国水产育种学术研讨会11日在海南文昌闭幕。记者从会上获悉,中国工厂化海水养殖产量从2019年的27.5万吨增长到2023年的44.4万吨。目前在中国,除了常见的鲈鱼、多宝鱼、对虾,三文鱼、石斑鱼等也已实现规模化陆基养殖。
10月10日,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楼房内都是养鱼设施。 中新社 记者 王晓斌 摄陆地工厂如何养殖海鲜?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刘兴国研究员说,陆地海水养殖的关键在于模拟海洋环境。养殖业者可以根据养殖对象的需求,通过往淡水中添加盐分和其他矿物质,调配出适合其生长的人工海水。他们还利用水处理系统,保持水质稳定,为海洋生物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
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是海南省渔业“往岸上走”的标志性工程。园区已投产石斑鱼循环水养殖、对虾种苗繁育、蓝海观赏鱼繁育等17个项目。记者实地参观了解到,东星斑等鱼类从孵化发育到成鱼阶段,全程在室内完成,达到商品规格时,直接从厂房装车运往市场。
承担园区规划设计的刘兴国团队,在园区内开展了东风螺工厂化循环水无砂养殖系统研究。针对传统养殖耗水量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他们研发出人工螺巢,开发了以颗粒物去除、循环杀菌消毒为核心的循环水养殖系统,并突破了养殖密度控制、流量控制、精准投喂等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新系统使尾水排放减少90%以上,病害减少7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10月10日,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养鱼池底下铺设了各种口径的水管。 中新社 记者 王晓斌 摄“陆地海鲜”品质如何?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渔业环境与生物修复研究室副主任崔正国品尝过不同条件下生长的多种海鲜,他发现源自陆地工厂的商品鱼,在外观、品质和口感上与海洋捕捞的同品种没有明显差别。
同时,科技的进步使得更多高端海鲜品种逐渐走向大众市场。红九棘鲈(俗称“红瓜子斑”)的人工繁育和养殖2023年在海南万宁取得成功后,迅速“登陆”海南多家养殖工厂。今年5月,50万尾红九棘鲈苗种在山东省成功繁育,实现了“南鱼北育”的技术突破。
海南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谢珍玉指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必须高度重视微生物管理。如果忽视这一点,某些异味化合物可能会在鱼体内积累,导致产品出现强烈的“泥土、霉味”,无法达到上市标准。
谢珍玉说,中国陆基养殖设施的设计理念正发生转变。过去,这些设施主要是“以人为本”,即从便于管理的角度进行设计和建设。现在,强调“以鱼为本”,不仅注重调控光照、声音和温度等环境因素以保障动物福利,还特别关注水池的微生物环境。通过精细调控这些要素,养殖者为海鲜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从而确保产品品质并提高养殖效率。
10月10日,海南文昌冯家湾现代化渔业产业园内,在工厂里孵化,在工厂里生长的石斑鱼。 中新社 记者 王晓斌 摄“盐碱海鲜”“沙漠海鲜”纷纷上桌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工厂化养殖南美白对虾;新疆阿克苏地区工厂化养殖石斑鱼、鲈鱼……从沿海到内陆,从盐碱地到沙漠,越来越多中国陆地养殖工厂正在重构“海鲜”概念,为水产品供给开辟新蓝海。
刘兴国介绍,他的团队在甘肃、宁夏等地建立了“以渔治碱”循环种养模式,既控制农田的次生盐碱化,保障粮食生产,又养殖出水产品,降低碱度。“盐碱地养殖的水产品无土腥味,口感更佳。”刘兴国透露,目前他正率团队在宁夏等地尝试石斑鱼等品种的工厂化养殖。
“陆地海鲜”前景如何?崔正国说,工厂化养殖因投资、技术要求高,目前主要集中在高附加值的养殖品种。2023年,中国工厂化养殖产量在海水养殖总产量中的占比仅为1.86%。
崔正国认为,工厂化养殖尤其循环水养殖是中国水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有望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科技的“馈赠”。(完)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