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业拿什么留住专业人才?

发布时间:2025-01-05 07:22:22 来源: sp20250105

  阅读提示

  眼下,人们对养老服务工作的认知逐渐转变,但该行业依然存在专业人才不足、队伍稳定性差、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对此,专业人士指出,关键是解决收入低、上升空间不足等问题。

  “有什么建议给年轻人啊?我建议不要给年轻人建议”“你的人生可以被指点,但不要指指点点”……最近,天津市一所养老院,28岁的养老院院长陈卓带着一群穿着中学校服的八九十岁老年人,拍摄的短视频火了。很多网友被视频中老人幽默、犀利的话语“圈粉”。

  拍段子、开直播,专业的年轻人加入,打破了人们对养老院和养老服务工作的刻板印象。

  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社会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养老机构也需要更多专业力量的加入。养老服务业拿什么留住专业人才?

  “这是一份既专业又有成就感的工作”

  “助起、助浴、助便、测血糖、量血压,每天做的都是与老年人吃喝拉撒睡相关的工作。”就读于北京大兴一所职业学校的小兰,目前正在望京一家养老院养老护理岗位实习。

  在养老院,养老护理人员是工作主力。他们主要由“4050”人员和像小兰这样的专业人才组成。“4050”人员负责部分基础生活照料、保洁等工作,而年轻人多二十岁出头,毕业于职业院校老年服务与管理或康复、护理等专业。

  “当初我选择老年福祉学院护理专业时,父母都很犹豫。他们觉得,养老护理就是伺候人的,名声不太好听。”小兰说,在校期间,他们学习了生物化学、解剖学、疾病学、老年护理等专业知识,还接受了药物应用、照料操作、急救知识、伤口处理等操作实训。

  与学校的模型训练不同,养老院里,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性格各不相同。因此,大部分到养老院工作的年轻人都要从一线做起。

  与老人们朝夕相处两个月,小兰感到意料之中的辛苦,但也有意料之外的惊喜。“有位90多岁的健忘症老人,从刚开始看都不看我一眼,到如今每天能准确喊出我的名字,那一瞬间,让我觉得这是一份既专业又有成就感的工作。”小兰说。

  养老院里,需要照顾的不仅是老年人的身体。专业的年轻人加入,让老年人的生活丰富了不少。

  手势舞、逛集市、做美甲、烫发……记者近日走进北京市来广营镇一家老年公寓,活动负责人李水平正在安排当天的老年乐享活动。

  “和年轻人在一起,有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像美甲,我以前不可能在手上画红指甲,但这次试着涂涂,我还挺喜欢的。”一位奶奶开心地说,与年轻的护理员们在一起,就像和自己的孙子孙女在一起一样。

  社会认同感提高,但待遇低、强度大

  21岁进入养老行业,9年过去了,李水平从一名实习生成长为养老机构负责人。她发现,随着社会对于养老服务业的认知变化,过去一些人看不起养老护理员等情况正在转变,“人们越来越认可养老护理工作,知道我们提供的是专业的养老服务。”

  回忆起最初进入养老服务业时,李水平说,“当时,养老院有100多个床位,都是我们这群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在照料,给老年人喂饭、换纸尿裤、翻身,有时他们还会发脾气。”

  在李水平看来,这份工作并不光鲜,她也曾为此迷茫过。

  收入方面,李水平以北京地区举例,养老护理人员实习工资一般不到2000元,正式员工的月薪多在4000元~5000元,包吃包住。

  前不久,国家统计部门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2年,北京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近20.9万元,城镇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近10.5万元。

  另外,养老院的工作分白班和夜班。“夜班格外辛苦,因为夜晚容易出现一些危险情况,例如老年人摔倒、噎食、坠床,及脑梗、心衰等急性病变,需要及时注意老人的身体情况,护理人员很少能睡个整觉。”李水平说。

  “我们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两个班,毕业80人,从事本专业的不到10人。大家都转行了。”李水平说。

  采访中,几位实习生坦言,最想做的是养老管理或行政工作,“但目前养老机构的管理者基本是从护理员做上来的。刚毕业的年轻人学得再好,直接去管理,不服众,也不现实。”

  “一线护理工作,让我干两年,我能坚持,但如果再做个四五年,能不能坚持,我自己也很难说。因为即使到组长、主管岗位,依旧要做不少基础工作。”李水平时常对刚入行的年轻人说,进入养老服务业,最起码要做好前三年都在一线护理岗位吃苦的打算。

  关键是解决收入低的问题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养老服务业存在招人难、养老护理专业人才不足、队伍稳定性差、人才流失严重、院校培养的人才进入养老服务业就业意愿不强等情况。

  近日,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主办的第三届护理员节上发布的《2023养老护理员职业现状调查研究报告》指出,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人,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迫在眉睫,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日显迫切。

  通过调研,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发现,养老服务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总体滞后的局面并未改变。在多种制约因素中,护理人员收入低是导致队伍不稳、人员不足、服务不良的根本原因。

  郑功成认为,要扭转这一滞后局面,关键是解决因收入低而导致人员不足、队伍不稳、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他呼吁壮大养老服务的物质基础,设立护理员薪酬补贴机制,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建立护理险制度等。

  当前,老龄化加速,各地陆续出台政策,鼓励年轻人进入养老服务业工作。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对养老护理员发放入职补贴。在北京,对于毕业生进入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按照本科及以上6万元、专科(高职)5万元、中职4万元的标准,发放入职奖励。

  “目前,养老护理员比较紧缺,需要从方方面面拓宽渠道,如通过校企合作、对口合作等方式,定向培养人才支撑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教师窦学伟建议,用更好的工作环境、更优的薪资待遇及更畅通的职业上升通道,吸引更多专业的年轻人从事养老服务。

  如今,李水平也负责机构的招聘工作。她的感受是,这个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如果对养老工作有热爱,愿意坚持,年轻人在这个行业还是很有前途的。”

  周子元(来源:工人日报)

周子元 【编辑:叶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