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巩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专家回应林草碳汇热点

发布时间:2024-12-05 13:20:36 来源: sp20241205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 题:努力巩固提升林草碳汇能力——专家回应林草碳汇热点

新华社记者胡璐

当前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启动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随着全国碳市场交易即将迈出新的步伐,林草碳汇作为碳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广受市场关注。

森林草原与碳汇有何关联?当前林草碳汇市场交易情况怎样?如何巩固和提升林草碳汇能力,推动实现“双碳”目标?围绕这些社会热点,记者4日采访了业内专家。

保护好森林草原可以有效发挥碳汇功能

用海绵吸水与挤出水的类比,中国林科院、林草碳汇研究院院长储富祥生动解释了森林碳汇的形成机制。

他说,碳汇是从空气中吸收并且固定二氧化碳的过程。就像海绵吸水一样,森林可以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固定在植物体或土壤中,这就是森林碳汇。

他同时表示,如同蓄了水的海绵一挤又会流出水,森林一旦遇到火灾和病虫害、被人为破坏或者因为衰老而死亡,又会将储存的碳释放回空气中,这就形成了碳源。“森林碳汇与碳源是一个相对的过程,只有当一段时间内森林吸收固定的碳多于排放的碳,我们才说森林发挥着碳汇功能,反之就是碳源。”

与森林类似,草原和湿地也有碳汇功能。不同的是,树木往往比较高大,存活时间久,森林植物中储存的碳就比较多。而草原和湿地中常常是“一岁一枯荣”的草本植物,吸收储存下来的碳大部分留在地下的根系和土壤中。如果草原被过度放牧、湿地被人为破坏,也会释放碳成为碳源。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家顺认为,林草碳汇是利用自然生态系统进行的一种碳清除。发展林草碳汇对实现“双碳”目标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要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就要做好生态系统保护,充分利用好自然条件、结合人工的技术手段,来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的质量使其保持健康和活力,从而吸收和储存更多的碳。”储富祥说。

林草碳汇交易需满足合格条件

当前,全球各国都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或者清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正因为林草碳汇是碳清除的有效手段,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就有了市场价值。

“不是所有的森林都可以开发成碳汇进行交易,碳汇交易需要满足严格的前置条件。”林草碳汇研究院副院长肖文发解释说,可交易碳汇一项最基本的原则是,通过采取人为措施,如造林和再造林,并且付出了克服不利环境、技术或资金短缺等额外的努力。换句话说,那些不需要人为努力,在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形成的碳汇,是不可以交易的,称为“公益性碳汇”。

此外,碳汇交易需要通过开发碳汇项目的形式来实现。即按照碳汇项目方法学的规定和条件核算出碳汇量,再经过相关机构严格审定与核查,确认项目产生的碳汇量具备真实性、唯一性和额外性,由指定机构签发后才可能进行交易。其中,唯一性是每个碳汇项目只允许申报一种减排机制,额外性重点强调要通过人为努力新增加碳汇量。

肖文发说,从国际和国内碳市场总体来看,现阶段真正符合碳汇项目开发条件并进入市场交易的高质量碳汇并不多,碳汇项目质量良莠不齐,交易价格呈现多元化。“国际上对一些碳市场的碳汇交易和碳抵消机制还有诸多争议,当前形势下碳汇交易的风险与机遇并存。”他说。

多措并举巩固和提升林草碳汇能力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巩固和提升林草碳汇能力越发重要。专家认为,要按照全面固碳、重点增汇的要求,深入实施林草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多措并举推动林草碳汇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通过科学绿化,扩大生态系统碳汇增量。通过精准提升森林质量,推进退化草原和湿地修复,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的林草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并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巩固已有的固碳成果。

刘家顺说,要努力推动新造林与增汇同步谋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将造林增汇任务落地上图入库,吸引碳汇用户提前布局,投资支持造林增汇。

二是实施林草产品利用促汇行动。加大林草产品合理利用实现固碳增汇,如推动使用木竹材料替代传统高耗能材料,实现替代节能减排;加强林草产品的加工和回收利用,在防止林草植被老化成为碳源的同时,能够有效延长木产品储碳时间并减少分解释放。

三是优化碳汇项目开发环境。拓展多种碳抵消机制和碳中和应用场景,引导个人、企业等购买碳汇实现自身的碳抵消和碳中和。加强现代技术手段在碳汇项目设计、审定、核算、核证等环节的应用,提高碳汇产品的开发效率和公信力。

“但同时也应规范林草碳汇产品的开发,严格审定核证,加强行业监督,防止蓄意炒作从而伤害经营主体利益,打击到社会公众参与碳汇项目交易的积极性。”刘家顺表示。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