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22:38:19 来源: sp20241123
北京PM2.5年均浓度连续三年达标【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达到35微克/立方米的国家二级标准】
1月3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举行北京空气质量新闻发布会。新京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
去年气象条件不利 遭遇多次外来沙尘影响
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李翔介绍,2023年,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是极为不易的一年。这一年,正值气候周期转换、气象条件整体不利,同时又遭遇了多次外来沙尘影响,且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为近十年来之最,影响空气质量的外在因素形势严峻。
加之这一年疫情防控转段,社会经济活动水平回升,区域排放强度回到疫情前正常水平,如何通过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来减缓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通过综合手段降低污染排放水平,都对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
面对挑战,北京市与周边省区市积极开展联防联控联治,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通过产业结构转型、能源结构优化、车辆结构调整,以及创新监管模式、持续扬尘治理百日攻坚、深入区域协同,攻坚克难,一微克一微克地抠,稳住了空气质量改善成果。
去年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
经过全市共同努力,2023年,北京市大气环境中四项主要污染物持续稳定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实现连续三年稳定达标;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等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的年均浓度分别为61微克/立方米、26微克/立方米和3微克/立方米,均持续多年稳定达标。
连续PM2.5“蓝天”数超半年。2023年PM2.5优良天数占比达九成,PM2.5最长连续优良天数为192天,比2022年增加了20天,相较2013年的13天,更是由不到半个月增加到了超过半年。
空气质量保持整体改善趋势。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各项措施的环境效益持续释放,空气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呈现长期整体下降趋势。与2013年相比,2023年PM2.5、PM10、NO_2、SO_2分别下降64.2%、43.6%、53.6%、88.7%,空气质量实现根本改善;与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相似的2019年相比,2023年PM2.5、PM10、NO_2、SO_2分别下降23.8%、10.3%、29.7%、25.0%,空气质量整体保持改善趋势。
去年全市降尘量较2019年下降37.9%
李翔介绍,2023年,外来沙尘频繁影响北京,根据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北京全年共有30天受到外来沙尘的直接影响,全年8天重污染日中有6天是外来沙尘造成的重污染日。其中,4月中旬发生一次严重沙尘污染过程,造成2天6级严重污染、2天5级重度污染、1天4级中度污染,PM10小时峰值浓度达到1384微克/立方米,是近十年空气质量受到外来沙尘影响最重的年份,区域颗粒物本底浓度明显增加。
面对不可抗拒的外来沙尘影响,北京市发扬“一微克”精神,力克沙尘带来的扬尘“二次污染”。2023年,全市降尘量为3.6吨/平方公里·月,较2019年下降37.9%,城市洁净度明显提升。
■ 释疑
如何看去年PM2.5年均浓度比前年略高?
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32微克/立方米,比2022年(30微克/立方米)升高了2微克,如何看待这一变化?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说,空气质量的同比变化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首先是疫情防控转段以后,社会经济活动恢复到正常水平,带来排放量增加。另外,每年气象条件有较大波动,也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再就是持续减排的举措会使排放降低,改善空气质量。
在第一个因素中,2020年-2022年,包括京津冀在内,全国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量、能源消耗量和工业产品产量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也会自然下降。2023年社会经济活动水平回升,区域排放强度回到疫情前正常水平。在气象条件方面,2023年进入厄尔尼诺状态,扩散条件差,区域污染传输贡献增加。另外,2023年沙尘频次近十年最高,在此背景下,如果本地减排措施不继续加码,2023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很可能会高于32微克/立方米。
疫情前的2019年,社会经济活动和扩散条件水平与2023年相似。2019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为42微克/立方米。张强说,排除疫情防控的影响,和2019年相比,2023年北京PM2.5年均浓度下降23.8%,平均每年下降的速度是6%左右。“从这个趋势可以看到,北京污染减排的措施是在长期持续起作用的。”
“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波动的,尤其是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PM2.5浓度进入低水平阶段的时候,一方面治理难度会更大,另一方面,每一微克的变化也更容易受到气象条件的波动,容易出现波动和反复。”张强说,这种情况在发达国家空气质量改善历史上是非常普遍的。比如韩国首尔,从2004年开始,用17年的时间将PM2.5浓度从3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微克/立方米,中间有十年同比下降,五年同比上升。所以美国等发达国家用三年滑动平均值来评价空气质量,这样能更好地去掉年际之间气象条件变化的影响。
张强表示,未来要以污染物减排量的确定性对冲气象条件的确定性,实现长期持续改善的趋势。
新京报记者 张璐
(来源:新京报) 【编辑: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