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傅晓阳,制片人要学会“算”正能量作品带来的大帐

发布时间:2024-11-05 12:45:13 来源: sp20241105

  作者:紫水晶

  2023年10月26日,历史正剧《丁宝桢》在央视八套黄金档首播,该剧从“治国齐家平天下”三个层面立体刻画了贵州历史名人丁宝桢斩杀安德海、治理黄河、惩治贪腐、兴办机器局、改革盐政的传奇故事。从观众反应来看这是一部口碑佳作。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主席仲呈祥两次撰文评论《丁宝桢》“以人带史,史中觅诗,古为今用,贯古通今。”

  首播之后,该剧很快又在央视八套早间档和央视一套下午档重播。在这部声名鹊起的《丁宝桢》背后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制片人傅晓阳。

  临场换将,在屏幕上复活“中国脊梁”

  随着今年《丁宝桢》和傅晓阳另一部作品《库尔班大叔和他的子孙们》热播,他的家愈发热闹,老朋友道贺的同时大多谈论起《丁宝桢》幕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初定饰演丁宝桢的演员并不是马少骅,并且已经签合同付了定金,但傅晓阳仍力排众议坚持由马少骅出演。

  他对此的解释是“丁宝桢是晚清时期“中国的脊梁”,他身上具有的那种“不惜家族性命也要为民请命”的浩然正气非得由马少骅这样的大家来诠释。”对马少骅的了解,不仅来自于马少骅过往演绎过的经典,更基于两人在拍摄《田坎书记邓平寿》时的直接合作,邓平寿曾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马少骅的表演完美复原了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乡镇干部。傅晓阳多次在公开场合评价马少骅是一位“戏痴”,这种“痴”让他的表演入木三分。

  播出效果表明傅晓阳的坚持是对的,但这种临阵换将的勇气绝非他脑袋一热的冲动,而是傅晓阳浸润行业数十年来的积淀与敏锐。

  坚守初心,数十年佳作不断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出品人、总策划人、总制片人,傅晓阳的作品早在《丁宝桢》之前就已家喻户晓。

  2001年,傅晓阳打造的第一部电视剧《赵世炎》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赵世炎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傅晓阳历时八年打造的项目,第一次作为一部剧的总策划和编剧,就在艺术创作领域填补了一项重要空白。

  之后,他推出了《母亲母亲》《兄弟兄弟》《姐妹姐妹》的年代三部曲以及家喻户晓的人物传记故事《双枪老太婆》,这些作品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是这位来自重庆的影视人对家乡的理解与回馈。从2001年至今的20年间,他先后交出20余部主旋律电视剧作品,囊括了包括五个一工程奖、飞天奖、金鹰奖等在内的电视剧领域的所有奖项。

  2016年,他出品的作品《三妹》在全国网台范围内以“非黄金时段播出作品打败黄金时段播出作品”成为行业佳话。关于这部作品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傅晓阳的侄女师范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偏远山区任教,她请伯父帮她留在城区工作,对此,傅晓阳说我送你一部电视剧看,这就是讲述山村女教师的电视剧《三妹》,看完这部作品,侄女说“我很感动,我愿意像三妹一样把爱心送给山区的孩子。”

  2018年,他出品发行的电视剧《突击再突击》《娘亲舅大》《回家的路有多远》《星火云雾街》接踵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以四部剧、168集的体量成为迄今无人打破的记录。

  这些剧目大都以小人物的命运折射大时代的变迁,以曲折动人的剧情发展传播正能量,以贴近生活的主题表达创作的大情怀。一时间,傅晓阳成为“小人物,正能量、大情怀”的典型代表。

  在国内屡获成功的同时,他的作品也开始走向世界,他和广西天昌公司共同投资出品的电影《出山》在2016年第49届休斯敦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高奖雷米大奖,同时获得人物传记类金奖。这是中国人首次在该电影节上拿到世界级最高奖项。据了解,休斯敦国际电影节是北美三大电影节之一,导演斯皮尔伯格和华裔导演李安的作品,均从该电影节开始崭露头角。

  擅“算”大帐,在作品中去传播正能量

  当被追问把控主旋律重大题材的敏锐度和精准度时,傅晓阳说:“作为制片人,控制成本、考虑产出是最基本的,制片人既要算经济账,更要算一笔大帐,那是关于作品的社会效益、价值传播、正能量推广的大帐。”

  在他看来,一部作品一旦推向市场,受众数千万乃至上亿,社会影响力更不可估量。所以,必须综合考虑作品的政治站位、文化价值、社会意义和时机节点。比如投资一部《丁宝桢》可能从收益上看并不是最好的项目。但当这位在晚清颓势中试图力挽狂澜的人物被推出时,他的努力和坚守能为反腐倡廉造势,能让贪官污吏震慑,这种震慑力和影响力是无法评估的,也是制片人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傅晓阳一位在纪委工作的朋友就说,这部《丁宝桢》是可以挽救很多人的,更能让很多人悬崖勒马。

  作为一名老党员和转业军人,傅晓阳表示, “制片人要深谙作品和时代的关系,即在什么样的时局形势下推出相契合的作品。”即担负起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电视剧守住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的重任。他认为这是影视工作人应有的觉悟、担当和使命。

  这样朴素的初心和不取巧的坚守让傅晓阳在数十年间屡出佳作的同时更收获了众多个人荣誉。他是国家一级编剧、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文管类)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文艺类),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行业电视委员会副主任,2017年,他与冯小刚、吴京等9人入选中国文化产业(影视类)年度人物。

  涅槃重生,后续佳作不断

  2019年,影视行业遭遇寒冬,更与另16个行业共同被国务院纳入特困行业名单,再加上紧随其后的三年疫情,这位系列爆款作品背后的操盘手似乎就此销声匿迹。祸不单行,2021年,他又因突发性严重脑梗在鬼门关走了一圈。大家都以为傅晓阳再也站不起来时,他却涅磐重生。从当时全身动弹不了,到现在生活基本自理和限量工作,医生说傅晓阳创造了医学奇迹。即使当下,他也必须看一个小时剧本或开一小时剧本策划会就休息一小时,否则就可能复发致命。一边坚持服药,一边不放弃工作,他说:“为了身上承担的责任,为了那些支持我,投资我的人,我要突击再突击。”

  事实证明傅晓阳未被行业或市场遗忘,他开发项目、策划选题的能力,尤其是他对主旋律重大选题的敏感度、把控度,仍然被业界称道。2022年3月,处于脑梗康复初期阶段的傅晓阳接到将著名的“铁原阻击战”拍成电视剧的特殊使命,这部作品后来被《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导演康洪雷提议应该提高其艺术性,表达战争与土地的关系,并更名为《大地》。基于《大地》的创作理念,傅晓阳又突发其想“有《大地》还应该有《天空》和《大海》”,于是,他又组织团队创作,完成了《天空》《大海》的剧本和立项工作。这三部作品后来被称为“军魂三部曲”,正由傅晓阳牵头和他的团队紧锣密鼓的策划开展中。

  除了“军魂三部曲”,傅晓阳还策划开发了反映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的剧本《半条棉被温暖的村庄》,该剧取材“半床棉被”是徐解秀孙子放弃做老板,回乡做村支书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故事。

  这正是傅晓阳所坚持的觉悟、担当和使命。也是他提到的“文化艺术工作者要一边‘学党史’,一边把作过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的故事,通过电视剧的方式呈现出来。”

  不仅如此,他带领团队已完成了齐白石、李苦禅,许麟芦等一大批书画界大家的电视剧《大师的背影》的剧本创作与立项报批工作,正在与北师大同学创作反映梁思诚、林徽因创立“营造社”的《四月天》的电视剧。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他早在几年前即应孙思邈家乡之邀创作《孙思邈》。当下,他的团队还在创作《华佗》《张仲景》等几部反应中医的传统题材。据悉,他还受邀承制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任务,这个任务在政治高度、历史价值、文化空白等维度方面,完全超越其过往所有作品。

  傅晓阳会“算”大帐,在他看来,一部作品哪怕只影响了一个人,那也是文艺工作者的功劳福报。因为他坚信,讲诚信、肯担当、认真做事、坚忍不拔的人,终将挺过重重煎熬取得胜利,所以他还将坚守心中的正能量,因为在他坚持拼搏的土壤里,开着永不放弃的花朵。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