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1 07:19:32 来源: sp20250111
图为于艳玲进行土壤取样工作。 李鑫垚摄(人民视觉)
“下雨水汪汪,晴天白茫茫。”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副教授于艳玲蹲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的盐碱地田垄上,抓起一把白花花的土,使劲捻了捻,眉头皱紧。
由于盐碱侵害,这里的土又硬又黏,一铁锹下去铲都铲不动。于艳玲随手拾起一块土块递给记者,土块表面裹着一层厚厚的白碱,硬得像石头。
不同于常见的黑土地,这里常年一片“白茫茫”——冬天是积雪,夏天则是盐碱。方圆几百里的村民都知道这个地方,“一起大风,嘴里都是咸的”“旱了收蚂蚱,涝了出蛤蟆,不旱不涝出碱嘎巴”。
“于老师就在这里搭窝棚、抡铁锹、做试验,往盐碱地上一扑就是20年。”黑龙江省肇东市海城双丽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吴学军告诉记者,合作社承包的这块地盐度达到2%—3%,pH值在9到10之间,属于重度盐碱地,吓退不少人,却引来了于艳玲。
“我的家乡就在不远的黑龙江省安达市,从小也是伴着盐碱地长大的,深知将‘沉睡’的盐碱地唤醒对农民来说多么重要。”今年43岁的于艳玲,在20多年前选择专业时,就毅然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想用生物科学的方法为家乡的农业做点事”。
改造盐碱地,需要一边改盐一边改碱,还要将养分送进土壤。“使用化肥会加重盐碱带来的土壤板结问题,我们认为还是用有机肥来培肥地力最好。”于艳玲说。堆肥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怎么堆、堆什么、堆多少,如何根据天气、原料等给出正确参数,这就需要建构模型,需要多学科交叉背景做支撑。在改造盐碱地的过程中,于艳玲学习了生物、环境、农学、化工、材料5个学科,成了“专家中的杂家”。
“堆肥温度是关键。黑龙江省冬季动辄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气温使露天堆肥很难启动,更难使肥料堆温度维持在55摄氏度以上。”于艳玲说,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通过矫正降解因子、建立能量平衡模型、设计自保温结构等研究,最终确定了高寒条件下的秸秆堆肥方案。
肥料有了,怎么施进土里去?盐碱地又黏又硬,水都渗不下去。于艳玲又带领团队开发出了冻融交替的盐碱土碎裂技术,先将盐碱土碎成小块,等土壤升温化开后,再像裹糖霜一样,均匀施入有机肥,一点一点改良。
“我们的盐碱地治理系统技术工程模式,涉及土地整治、土壤修复、培肥、种植管理等环节,是一套整体系统性方案。如1号地块改良后,玉米亩产已经和正常农田一样,达到每年1500—1700斤,并且11年没有复碱。”于艳玲说,治理盐碱地就必须来到现场,才能因地制宜、对症下药,“裤脚沾满泥点子,才想出金点子”。
一项项新技术日趋成熟,一张张改良“药方”反哺土地,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经过改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成了高标准农田。”吴学军掏出随身携带的记录本,将一项项数字列出:秸秆收储运成本、粮食收益、纸浆收益、肥料收益……改造好的盐碱地玉米一亩能卖1500—1700元;每亩地可收集秸秆大约600公斤,能出250公斤纸浆,收益大约400元;肥料收益大约100元。“算下来,种一亩地一年能进账2000多元。”吴学军说。
阡陌纵横,笔直的田埂向远处延伸,一片麦苗密密匝匝,“那是才改造3年的盐碱地块,现在每亩一年能打300—400斤小麦。”于艳玲说。片片绿色在这片土地上生长,黑土地又焕发出应有的生机。
《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0日 06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