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3 12:02:17 来源: sp20241123
“只有走创新驱动、绿色低碳的路子,才能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在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红色学府大讲堂”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获得者、山西大学教授程芳琴正在解析国内外资源型地区低碳转型的成功案例,台下听课的学员们全神贯注。
学员们大多来自实践一线,转型发展任务艰巨,这堂课恰恰击中了他们的困惑点。“很解渴!对我们县的产业转型发展、固废综合利用很有启发。”课后,晋城市泽州县县长武小雅冲到讲台前,与程教授深入探讨起来。
双方一拍即合,互派团队学习考察,课堂上的头脑风暴结出丰硕果实:泽州县与山西大学联合成立“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专业团队,推动固废综合利用从单一处置向全县域发展循环经济转变。
山西省开展大规模、体系化、全覆盖的干部教育培训,突出思想铸魂、强化精准培训、坚持守正创新,弥补干部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等短板,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抓发展、促转型的能力持续提升。
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在干部所需的各种能力中,政治能力始终是第一位的。”朔州市右玉县县长石生华在全省县(市、区)长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专题培训班开班式上,深有感触地说。
“干部教育培训本质上是政治教育、政治培训,必须突出旗帜鲜明讲政治的要求,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重中之重。”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主持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长宋惠民说。
山西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用好第六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在各类主体班次中设置理论教育、党性教育等教学单元。
“山西如何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这亟须从思想中找方向、找方法、找路径。”山西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开展一系列的教育培训,旨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核心要义、实践要求,全面提升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政治能力、领导能力、工作能力,确保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为进一步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学深悟透,在深化内化转化上下功夫见实效,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课程设计上下足“绣花功夫”,突出“实用”二字。
“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合理再利用可以赋予其新的生命。”课堂上,老师拿出一块砖头,在上面倒了一杯水,水瞬间消失了。学员们惊呼:“这么神奇的砖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块砖头”的前世今生》这堂课,在山西省委党校(山西行政学院)颇受欢迎。老师搬着砖头走进课堂,学员从中体悟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路径。“在临汾市襄汾县,当地企业瞄准没人要的建筑垃圾,通过一系列创新工艺,生产出透水砖,既可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泄洪水平,还能有效降低热岛效应。”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课上的趣意盎然,来自课前的充分准备。教学团队以“把问题找准、把案例说透,把理论讲活”为理念,走企业、进农村、访社区,用脚步丈量土地,用心聆听故事,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绘制了一张详尽的故事地图:大同煤炭产业的绿色转型,太钢集团的蝶变之路,襄汾县的变废为宝……通过这些故事,把理论讲彻底讲鲜活,促使学员们政治上更加坚定、思想上更加统一、行动上更加自觉。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帮助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找准抓手
一分钟,200只精微光学镜头诞生;一天,10万件手机机构件部件下线;一个月,90亿颗LED灯珠产出……在晋城市,一条条产业链恰似一道道风景线,正在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靠煤吃煤”“一煤独大”……这曾是晋城给外界的刻板印象。如何破解“煤价下跌,无力转型;煤价上涨,无心转型”的悖论,从而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这是摆在干部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发展思路的转变,与教育培训密不可分。通过常态化开展专家讲座每月一讲、专题培训每月一班、专业学习每月一期“三专行动”,一次次系统又实用的教育培训让晋城干部的眼界不再紧盯着煤炭,而是聚焦视觉系统、新材料、人工智能3条特色产业链,把光机电作为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围绕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改试验区、深化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等重大使命任务,山西省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用好同步课堂,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授课,重点讲思路、讲路径、讲举措,帮助领导干部解放思想、开拓视野、找准抓手。
“陶寺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对于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全省领导干部专题讲座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王巍的话语给襄汾县委书记刘春林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只要是涉及陶寺遗址保护的事,我们都要全力以赴、责无旁贷。”刘春林说。
如何保护好陶寺遗址,让绵延4000多年的宝贵资源焕发更为璀璨的光芒?山西省开设了以文物保护与传承为主题的一系列精品课程。临汾市委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贯彻到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中。
学以致用、以学促干,临汾市党员、干部的文物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不断树牢正确政绩观。为加快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当地有关部门攻坚克难,及时解决项目1300亩用地需求,有力确保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担负着重要的领导职责,在培训锻炼上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7月1日,山西举办全省县(市、区)长专题培训班,住建、农业农村、文旅等10位厅局长分领域登台授课,精彩内容引得学员们纷纷讨论:“做好县域经济工作,关键要提高改革攻坚能力”“要因地制宜确定主导产业,一手稳住基本盘,一手抓新质生产力”……“为了加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我们分领域、分专题举办培训班,推动教育培训供给与需求精准匹配。”山西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练就过硬本领,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走在临汾侯马市区,穿城道路干净大气、绿植茂盛,提质改造后的商铺、饭店焕发新颜,随处可见的口袋公园景色宜人。
“要高质高效搞城市建设,最需改变的就是干部状态和作风。”侯马市委书记吴勇说,“抓教育培训是提升干部能力水平的一把钥匙。”
在城市建设初期,由于没有接触过大面积的征地拆迁,也没有推动过大规模的城建项目,有的干部有畏难情绪,坦言“没干过,不会干,也不敢干”。
干部出现了本领恐慌,提升能力是干好工作的关键。侯马市坚持“请进来”,邀请城市建设领域的专家做专题讲座,给干部讲述规划思路、优秀案例等;坚持“走出去”,组织干部到成都、上海、郑州等地学习城市建设的经验、成果。一次次“请进来”“走出去”,干部的畏难情绪没有了,工作本领增强了。
“来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就是要颠覆传统观念,打破思维束缚。以中国式现代化的浙江实践为案例,帮助大家在对比中看到了差距,在思辨中明晰了思路。”前往浙江省参加主体班延伸培训的山西省直工委副书记邵勇说。今年以来,山西省聚焦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安排56期重点班次到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地区学习培训,跟进学习科技、市场和产业发展的新动向。
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的全在于提升履职能力。
山西省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大力开展能力素质培训锻炼,全面实施干部履职能力提升“百千万”计划,分层级、分领域、分专题对干部进行全覆盖培训,每年举办100期左右省级示范培训班、500期左右市级重点培训班、3000期左右县级专题培训班,培训干部约30万人次,各市、县(市、区)同步跟进、协同发力,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能干事、干成事。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常态化培训特别是基本培训机制,强化专业训练和实践锻炼,一体推进党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履职能力培训,为推动山西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坚强的组织保证。”山西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7日 19 版)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