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8 00:42:40 来源: sp20250108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立足中国实际,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就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工作,分析金融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形势,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金融工作。会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持续深化金融改革、治理金融风险,推动金融业有序扩大开放,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监管得到加强和改进。金融领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助力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
一方面,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逐步形成。比如,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从2014年的81.43万亿元攀升至2023年9月的230多万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另一方面,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不断加强。来自金融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8.74万亿元,近五年年均增速约25%。
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经济金融风险隐患仍然较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不高。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新形势下,如何实现金融高质量发展,会议明确了发展路径——要着力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切实加强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要着力打造现代金融机构和市场体系,疏通资金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要着力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
说到金融服务,不妨以社会各界比较关注的民营经济为例。民营企业获得更好的金融支持,才能有更充沛的动力实现高质量发展。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民营经济,既要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又要持续拓宽融资渠道,还要全面提升融资服务质效。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有赖于“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不断完善。为此,金融机构要积极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良好氛围,提高风险评估能力,全面梳理绩效考核、业务授权、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尽职免责等政策安排,优化服务民营企业激励机制,提升贷款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吃透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仅要看干了什么,更要看干成了什么,是否实现了制定政策时的目标。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经济回升向好的背后离不开金融支持。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须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持续用力、乘势而上,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加快经济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中国实际,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就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子房先生) 【编辑:梁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