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0 01:44:46 来源: sp20241110
上市银行披露的半年报显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提升,尤其是制造业、“三农”等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金融供给持续增强。多家上市银行负责人表示,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助力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效统筹规模、结构、效益及风险,整体经营平稳有序。
信贷支持量增价减
从上市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信贷供给规模看,继续强化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上市银行贷款投放保持合理节奏,总量平稳增长,更加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今年上半年,建设银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3.05万亿元,增幅12.79%;民营企业贷款5.87万亿元,增幅8.74%;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2.72万亿元,增幅21.19%。上半年,工商银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加1.74万亿元,增长7.1%。截至6月末,农业银行贷款总额达24.4万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1.77万亿元,较好地满足了实体经济有效信贷需求。
上市银行持续让利实体经济。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显示,贷款利率稳中有降。6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分别为3.45%和3.95%,分别较上年12月持平和下降0.25个百分点。
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上半年农行净息差1.45%,较一季度阶段性回升1个基点。主要受资产端、LPR下调、房贷利率政策调整及主动让利实体经济影响,银行业贷款收息率延续下行趋势,农行变动与可比同业保持一致,但降幅同比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是农行围绕“三农”、县域和五篇大文章,深挖实体经济需求,加大信贷结构优化力度,信贷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对净息差的贡献进一步提升。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统计与风险监测司司长廖媛媛表示,保持合理的利润水平对于银行及时补充资本金、维持稳健运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利润增长放缓压力,近年来,商业银行通过多种方式内部挖潜、降本增效。
今年,商业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稳定净息差水平。王志恒表示,在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大背景下,贷款收息率仍有下行压力,叠加债券市场利率整体低位运行,资产端收息率仍将承压。农行将努力实现信贷规模合理增长和结构、质量的不断优化。
服务创新跑出“加速度”
上半年,上市银行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精准性和适配性。
在科技金融方面,建设银行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积极提供有力支撑,加快推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合聚高分子材料科技(广东)有限公司是一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主营合成材料制造,拥有15项发明专利,所研发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及光电领域,市场竞争优势较大。但由于该公司仍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一直以来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
得知该情况后,建设银行广东佛山分行迅速组建服务团队,通过广东省分行首创的科技企业多维评价体系对其进行条件审核,充分发挥“善新贷”纯信用、全流程线上产品优势,成功为其提供810万元资金支持。这笔贷款符合人民银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申报条件,该公司后续还能享受财政贴息,资金短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多家银行不断创新融资模式,将金融活水输送到优质科技型企业,跑出科技金融发展“加速度”。农业银行聚焦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高技术制造业贷款余额7150亿元,新增581亿元。中国银行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不断健全,在总行及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中心,快速响应客户和市场需求,共为8.35万家科技型企业提供1.71万亿元授信支持,综合化服务累计供给超过6500亿元。
在地方,“政银企”联动机制积极发挥作用,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如江西宜春市国资委积极发挥国有资本信用优势,引导国资国企多措并举用好“金融活水”。宜春市国投集团与江西省国控集团管理的江西省现代产业引导基金等共同发起设立宜春市现代产业引导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重点投向全市新兴产业、“专精特新”企业、“869”行动计划等重点产业项目。
与此同时,宜春市创投公司不断优化市场化投资机制,充分利用产业基金招商作用,构建产业项目、基金投资与银行信贷“三位一体”产业金融生态,共达成7项“政银企”战略合作框架协议、6项投贷联动授信意向协议和7项拟投项目投资意向协议,“政银企”授信意向超100亿元、投贷联动合作意向超200亿元,为助推形成“百亿基金、百亿信贷”,助力“千亿产业、千亿园区”的良好发展格局贡献力量。
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表示,要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矩阵,打造适应科技企业特点的专属信贷审批流程和信用评价模型。
强化风险抵御能力
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市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和监管指标都处于健康合理区间,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多家上市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把防风险作为永恒主题,着力化解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信用风险,加大对不良资产的处置。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得到压降,为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工商银行不良贷款率1.35%,较今年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32%,较2023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24%,较2023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较2023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至1.35%。
总的来看,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显示,银行业资产质量稳健,风险抵补能力充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3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减少272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季度末下降0.03个百分点。二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为7万亿元,较上季度末增加1040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表示,银行业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不良贷款率稳中有降。今年以来,信用风险总体可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也进一步加大,今年上半年银行处置不良资产1.4万亿元。风险抵补能力稳中有增。
建设银行副行长李建江表示,从重点领域来看,房地产方面,建行扎实做好保交房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加大力度防范化解风险,各项措施落地见效,上半年实现房地产业贷款不良额、不良率双降,不良率较上年末下降0.44个百分点,不良暴露也同比减少。
上半年,上市银行有效平衡速度与质量、效益与风险,经营业绩整体向好。多家上市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幅提高风控的精准性,促进风险收敛。
“风险管理方面,我们持续保持主动前瞻、审慎严格的管理态势,不断完善集团一体化防控体系,风险管控措施有效,风险抵补能力充足,6月末拨备覆盖率达238.75%。我们紧盯重点领域风险监测与化解,加强一二道防线协同控险,强化穿透式管控,完善智能风控体系,持续提升不良资产处置质效。”李建江表示。
“下半年,将继续坚持审慎稳健的风险偏好,统筹好发展与风险的有效平衡,切实服务实体经济,持续构建稳健的业务和客户基础。”邮储银行副行长兼首席风险官姚红表示,在风险管控策略上,坚持问题导向,精细管理,精准施策,不断完善信用风险管控机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冲击。
(本报记者 王宝会 经济日报) 【编辑:李润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