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1 14:49:48 来源: sp20241101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走进乡村看振兴】
作者:洪向华、杨润聪(分别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科研部副主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力”,在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202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繁荣发展乡村文化。推动农耕文明和现代文明要素有机结合,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乡村篇。”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乡村在悠久的历史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包括古树名木、亭台楼阁、牌坊古堰、民俗活动、民间艺术、手工技艺等。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大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进一步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培育新的发展动能。
传承与创新优秀传统乡村文化,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乡村文化承载着一个地区悠久的历史脉络和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是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精髓。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发展潜力,推动高品质文化供给,首先要坚持保护为先,统筹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乡村古建、民俗风情、地方戏曲等各类乡村特色文化载体,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在乡村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好保护文章,利用好传统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历史典故等提升乡村品质,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另外,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需注重创新,让乡土文化“活”起来。这个过程中,人是关键,必须要让农民唱主角。近年来,无论是云南的“赛装节”,还是贵州的“村BA”、内蒙古的冰雪那达慕等,一个个特色IP不断出圈,这些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的活动,激活了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让人们看到了乡村文化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大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发更多具有现代审美价值、有创意的乡土文化产品,创作反映乡土生活的现代文艺作品等,在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过程中培育文明乡风,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让乡村真正留得住乡愁。
统筹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塑造乡村文化新业态。从南方到北方、从沿海到内地,我国各地拥有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田园风貌、民俗、手工技艺等资源,使广大乡村具备形成人文和自然有机融入良性循环系统的环境和条件。深厚的人文资源为乡村提供了永续前进的不竭动力,良好的自然资源为乡村提供了高质量发展的极大优势和宝贵财富。统筹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释放乡村文化魅力,首先要夯实乡村发展的绿色根基,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相结合,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在乡村实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培养人才体系,延伸产业链条。其次,探索农旅融合、电商转型等路径,打造品牌效应,努力形成规模化、智能化的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提升整体竞争力。另外,在洞悉乡村生态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特有的文化资源,发掘更多功能价值,丰富乡村业态。
塑形与铸魂相结合,提振新时代农民精气神。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当前,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源于农业文明的乡村文化与源于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外来文化逐渐产生碰撞,一些富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文化日渐失色,出现“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市”的现象。鉴于此,应积极推动特色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活化乡村文化,努力让乡村文化“火”起来。中华文明根植于农耕文化,乡村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鼓励各地积极充分发掘乡村传统节庆、赛事、农事节气等蕴含的文化元素,结合中国农民丰收节、“村晚”、“乡村文化周”、“非遗购物节”等活动,因地制宜培育地方特色节庆会展活动,不断深化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利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立足于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具体特点,把我国农耕文明优秀遗产和现代城市文明要素结合起来,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下乡”提档升级融合发展。聚焦群众需求,创新服务方式,倡导文明新风,邀请广大农民群众做“主角”,打造一系列新时代文明阵地,推出更接地气、更具活力、更有温度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树立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让村民的精神更加富足。(光明日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