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2 00:23:33 来源: sp20241222
央视网消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上学、养老、吃饭、看病等等,是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活日常,承载着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百姓的期盼,就是民生工作努力的方向。今天(12月26日)起,年终特别报道《2023 我们一起走过》推出“民生答卷”系列,聚焦这一年我们身边的变化和美好回味。首先来关注“教育”领域,看看在大家眼中,2023年中小学里有哪些美好变化。
2023年学校里让你最欣喜的事是什么?
贵州望谟民族中学 韦秋雨:在每天大课间的时候都能参与学校的竹鼓操。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学生 陈雅萱:我们学校的社团方面也是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了,我个人参加的话是数学的熠星社团。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富春江路小学学生 宫浩恩:今年,我们学校建立了鼓号队,我们打的小快板也很好玩。
贵州贵阳市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学生 胡陈楚馨:(学校)增加了一个植物园,可以种一些自己喜欢的菜,自己喜欢的花。
江西南昌青山湖学校学生 余欣妍:增加了新的课程,例如心理课程。像我是初二,学习压力非常的大,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山东德州市德城区第四实验小学学生 李祥泽:在研学过程中我学会了磨豆浆、制纸鸢,学到了课本里很多学不到的知识。
浙江宁波家长 陈柯娜:(学校)开设了烹饪课,前段时间刚学了一个青菜炒蘑菇,色香味挺俱全的。他说,到时候学四五个菜,年夜饭上的时候再露一手,我就也期待着。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星海湾路小学业务校长 陈薛俊怡:我们在空余的教室里面,给每个孩子准备了床垫,让孩子们有躺睡(午休)的解决办法。
山东济宁学生家长 齐高晗:这个学期开展了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是请专家来给我们家长进行这个讲座培训,学到了很多和孩子相处的知识。
重庆市人民小学老师 尤倩:参与了全国中小学教师的说课比赛,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有很大的收获。
浙江省德清县第五中学教师 陆金才:今年最大的收获获得了乡村十佳教师和乡村教师长期奉献奖,意味着对我工作的肯定。
2023年你觉得学校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学生 郭晋宁:我们新的体育馆里面它是多了很多的健身器材,同学们都可以进去使用。
江西南昌湾里管理局梅岭学校学生 邓锦程:今年我们学校新增加了朗读亭,还有把乒乓球台给换新了一遍,教室里还新增了护目灯和空调。
江西南昌学生家长 陶婷:我听孩子说有增加一个食堂,反正她在学校吃得挺开心,好像说食堂有鸡腿什么的,每次都可以多吃一碗饭。
新疆阿克苏市第三小学学生 刘函宇:我感受到学校最大的变化是,教室里的桌椅板凳都变成了新的。
山东广饶县英才中学老师 吴献军:我们现在正在安装这个净水机,学生就不用再到外面打水了,天寒地冻的能够在教室里都能喝上热水,也安全也放心。
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富春江路小学副校长 于婕:焕然一新,政府投资了9000多万给我们建设了新的综合楼,这个楼上扩建了25个专用教室,还有新建的餐厅和室内体育馆。
贵州贵阳市云岩区向阳实验小学教师 谭紫薇:今年我们开设了定制公交,让孩子们的上放学路变得更加的方便、更加的安全。
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学校教育集团党委书记 张文龙:对学校所有的制度进行了修订和完善,比如,我们的职称评定和岗位晋职晋级的制度,老师的工作干劲也强了。
多彩课程 点亮乡村孩子的自信人生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有2.33亿中小学生,为了让他们不仅能就近上学、还能上好学,2023年,我国不断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短城乡、校际间的差异,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接下来,我们一起到两所小学去看看今年他们各自都有哪些变化。首先走进河南洛阳的红山实验小学。
走进河南省洛阳市红山实验小学,一堂生动、精彩的航模课正在进行。今年8月,这所乡村小学航模代表队夺得了第24届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总决赛冠军,这不仅让孩子们学习热情高涨,自信心也倍增。
不仅是航模课程,你可能很难想象,这所乡村小学已经探索出了科技类、体育类、艺术类、生活类、手工类等40多门校本课程。通过这些多彩课程,有的同学学会了踢足球、打篮球,有的同学能画出一幅好画、写出一手好字,还有的同学学会了吹葫芦丝、陶笛。
今年,是张卫营校长在这所学校的第8个年头。他告诉记者,和许多乡村小学一样,学校曾经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师资,很多想开的课程根本开不起来。为此,他们从农村周边请来“能人巧匠”,还专门到市里请退休的老教师对老师们进行培训。让张卫营感到欣喜的是,这几年,随着国家对乡村学校教师补充力度的加大,不少青年教师来到学校,让许多梦想中的课程也能在这所乡村小学校落了地。
如今,红山实验小学还联合其他4所乡村小学,成立了红山教育一体化发展共同体,加强校际之间联动,促进区域学校资源共享。
拓展空间改革课程 胡同学校走向“小而美”
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城市同样需要。北京市西城区处于首都功能核心区,近年来,老城区空间有限成为影响百姓教育满意度的“老大难”问题。为破解教育发展痛点,西城区探索实施“小而精”“小而美”特色学校建设,坐落在居民社区里的胡同小学——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就是其中之一。接下来,我们就走进校园,看看那里又有怎样的改变。
今年秋季学期开学,北京小学金中都分校的孩子们发现,学校不仅换了崭新的校门,教学楼和教室的布局也都焕然一新,活动空间更是变多了。以前,这栋四层的教学楼和这个不足1100平米的小操场,就是近800名学生学习活动的全部空间。而如今,通过加固、整修,不仅拓展出了这个200多平米的活动空间,更有意思的是,学校还以春夏秋冬为主题,对每个楼层都进行了特色的文化墙设计,在小空间里做足大文章。
重新优化布局,拓展校园空间,同时聚焦学校的内涵发展,发挥名校、名校长的带动作用,学校成为北京小学教育集团的一员,并由总校校长李明新担任校长,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活动资源引入学校。
这是学校依托地处金中都遗址区域的优势,开展的中轴线课程实践活动。一年级的同学了解中轴线上的建筑、美食和老字号,三年级、五年级的同学亲手制作中轴线上的特色建筑模型,像这样打破传统课堂、多学科联动,让同学们在实践、思考中收获成长,成为了学校课程改革的方向。
如今,学校不仅打造了深受学生喜爱的四季传统节日课程,还有航模、啦啦操、武术等一系列兴趣课程。此外,通过充分挖潜西城区文化资源,同学们科普教育、课后服务、实践活动的资源菜单也日渐丰富。
扩优提质 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
办好老百姓满意的教育,要切实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的矛盾。今年,义务教育都有哪些“成绩单”?2024年又将如何推动?一起来看看。
2023年,我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中央财政下达的相关转移支付资金高达2274亿元,比上年增加148亿元。2023年,一系列义务教育重大工程项目继续实施,让中小学办学条件不断优化。其中,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中央安排330亿元,支持各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
强教必先强师。2023年,5万余名“特岗计划”教师让中西部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进一步壮大,超过1万名“优师计划”定向师范生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继续储备优秀教师。
2023年,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据初步统计,目前,各地已新增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的进程也按下了“加速键”。据统计,已有1.3万所优质中小学校“一校一案”制定了挖潜扩容方案,计划扩增优质学位574万个,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期盼。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马嘉宾:2024年,我们将继续在把准育人方向,优化育人环境,提高育人水平等方面发力。我想我们可以期待更充裕的学位供给,更公平的入学机会,更高效的课堂教学,更丰富的课后服务,更密切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更安全的校园及周边环境,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