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7:39:38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7月10日电 7月2日至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阿斯塔纳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并应邀对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此次中亚之行对引领上合组织发展方向、深化中国同地区国家睦邻友好、推动周边命运共同体建设走深走实具有重要意义。
7月9日,中国新闻网举办“习言道——从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主题研讨会,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网总裁俞岚出席会议。
01
话语与渠道
研讨会上,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深入研讨如何创新元首外交报道,讲好中国故事、中国-中亚故事,提升国际传播实效。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王晓晖表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思想和形象的国际传播,有力地促进了可信、可爱、可敬的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
她认为,作为中国故事的“第一主讲人”,习近平总书记是中国国际传播的顶层设计者,也是国际传播身体力行的践行者和引领者。作为中国国际传播的顶端实践和中国形象的最完整、直接展示,其中国故事讲述策略和中国逻辑元话语表达,对中国与世界关系构建、对于中国国际话语权建设,都具有重大、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在习近平主席本次中亚之行期间,中哈元首共同见证了北京语言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揭牌。北京语言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实践与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陈丽霞介绍,分校建校第一课就讲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中国生态理念,帮助学生以中文学习为桥梁,深入了解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陈丽霞称,高校可发挥中外青年交往、国际学术交流等平台优势,以及国际合作网络、专家学者人脉等渠道优势,创新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
02
机制与效能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与高加索研究室副主任杨进表示,过去十多年,在元首外交的战略规划和引领之下,中国-中亚关系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这是讲述中国与世界互利共赢故事的新闻富矿。
杨进表示,要充分挖掘中国-中亚政府间、企业间、智库间、媒体间、公众间的合作交流机制,促进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多主体全参与、多形式全覆盖的传播格局。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永华表示,宏观层面,要充分认识面向中亚国家的国际传播在我国总体外交大局和国际传播格局中的重要性;媒体层面,要革新传播的体制机制、出海的渠道形式、话语的叙事方式。
赵永华称,要提升对外合作传播的效能,注重用户思维和落地效果,有的放矢、回应关切,生产和传播海外受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优质内容。
03
守正与创新
研讨会上,青年记者编辑代表分享了参与元首外交报道的实践经验和工作体会。
中国日报记者彭译萱以“小彭工作室”报道为例介绍,在习近平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小彭工作室精心打造了多期Vlog和重要活动现场作品,以接地气的个人风格和真实自然、具有亲和力的独特视角,进行社交化传播,并在海内外主流媒体和社交平台同步播发,以融媒思维探索了国际传播新方式。
中新网 新闻中心副主任阚枫介绍,围绕此次习近平主席中亚之行, 中新网 “习言道”专栏以“小切口+大视野”推出系列融媒体传播产品,展示习近平主席的外交风采和深邃思想,在海外落地近400篇次。《同路人,习近平这样妙喻中哈关系》《从一句谚语,看习近平眼中的上合之“合”》等报道,阐释元首外交中的不寻常,讲述“一带一路”上的同路人,在国际传播语态革新与形式创新方面进行了探索。
【编辑:刘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