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氏近鸟龙”等40余件国家重点保护化石在沈阳展出

发布时间:2024-12-28 12:10:27 来源: sp20241228

   中新网 沈阳5月18日电 (韩宏 李晛)5月18日,“龙耀辽宁——辽宁地区中生代珍品化石特展”在沈阳博物馆开展。

  辽宁是中国古生物化石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2024年是恐龙发现并有效命名200周年,本次展览由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市文博中心主办,沈阳博物馆、辽宁古生物博物馆承办,共分见龙在田、潜龙在渊、飞龙在天三个单元,展出40余件与“龙”相关的珍贵化石标本,包括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16件,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化石13件,国家三级重点保护化石6件。

5月18日,“龙耀辽宁——辽宁地区中生代珍品化石特展”在沈阳开展。图为展出的“赫氏近鸟龙”化石。李晛 摄

  传说中,龙是能飞腾九霄的神物。现实中,一些恐龙真的会飞。辽宁地区发现的中生代带羽毛恐龙和古鸟类的化石,是鸟类起源研究的重大突破。在飞龙在天单元展出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化石“赫氏近鸟龙”是其中重要的化石之一。

  据辽宁古生物博物馆展览部主任刘森介绍,近鸟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约1.61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小型兽脚类恐龙,也是最早的长羽毛恐龙之一,比始祖鸟还要早1000万年,被誉为“连接恐龙到鸟类的桥梁”。2010年,科研人员通过羽毛印痕中的黑素体细胞推测,“赫氏近鸟龙”冠部呈红褐色,身披黑白灰相间的羽毛。

5月18日,“龙耀辽宁——辽宁地区中生代珍品化石特展”在沈阳开展。图为展出的“奇异辽宁龙”化石。李晛 摄

  除了会飞的恐龙,会游泳的恐龙“奇异辽宁龙”也是展览中的一大亮点。

  刘森说,“奇异辽宁龙”的体型是所有已知甲龙里最小的,只有50厘米左右。它的背上有背甲,腹部有腹甲,乍一看像乌龟,它可能是过着半水生生活。同时,在一块“奇异辽宁龙”化石的腹腔里发现了鱼化石的残骸,结合它带有锯齿的牙齿,推测“奇异辽宁龙”可能是肉食性或杂食性恐龙,这一发现颠覆了甲龙类都是植食性动物的传统认知。

5月18日,“龙耀辽宁——辽宁地区中生代珍品化石特展”在沈阳开展。图为展出的“赫氏近鸟龙”化石。李晛 摄

  展览中,体重约20吨的“辽宁巨龙”,跑得快的“热河龙”,灵活的小猎手“中国猎龙”等各具特色的恐龙的化石标本也备受关注。展览还将近年来古生物化石科研方面的新成果融入其中,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研究相融合,为观众呈现一场文化科普盛宴。(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