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30 11:30:01 来源: sp20241130
新华社北京9月25日电 题: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回应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郁琼源、高敬
美丽中国建设如何推进?现阶段大气污染防治新的难点和重点在哪里?如何推动水环境质量进一步好转?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公众关心的问题。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已经发布。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美丽中国可以形象地表达为“外美、内丽、气质佳”,即生态环境美、发展高质量、制度机制优。
他表示,当前和今后十年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环境部将切实担起责任,持续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工作:
——构建一套“1+1+N”的实施体系。两个“1”分别指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和即将出台的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N”是美丽城市、美丽乡村以及绿色金融、绿色交通、科技支撑等24项分领域行动方案。
——推出一批标志性改革成果。出台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深化省以下生态环境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制度改革,稳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等。
——培育一系列实践示范样板。持续实施无废城市、低碳城市创新试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实施一揽子支撑保障措施。构建美丽中国建设成效考核评价体系,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
黄润秋说,要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系统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十四五”深入攻坚、“十五五”巩固拓展、“十六五”整体提升。
持续打好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蓝天保卫战取得的成效大家有目共睹。”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说,到2035年,全国PM2.5浓度要下降到25微克/立方米以下,实现这个目标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他说,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深水区,未来要更多依靠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的绿色低碳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突出精准治污,加大结构优化调整力度,高质量推进钢铁、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动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和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广新能源车,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突出科学治污,以重点区域为主战场,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以减少重污染天气为重点,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减排,协同控制臭氧污染。
突出依法治污,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深入推进排污许可管理,严格依法监管、依法治理,落实“一企一策”,坚决反对“一刀切”。
稳定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保护江河湖泊,事关人民群众福祉,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郭芳说,碧水保卫战持续推进,我国水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重大转折性变化。2023年,全国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达到89.4%,超出“十四五”目标4.4个百分点。
生态环境等部门主要开展了四方面工作:
水环境治理持续深化。抓牢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这个“牛鼻子”,倒逼岸上各类污染源治理,已累计排查河湖岸线56万公里,推动解决近20万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
水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十四五”以来,在全国七大流域开展了水生态状况监测调查,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开展了水生态考核试点,构建以水生态系统健康为核心的指标体系,引导地方加大保护修复力度。
生态用水保障持续加强。出台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重点河湖生态流量保障目标,强化流域生态环境统一监管,推动解决河流断流干涸、湖泊湿地萎缩等突出问题。
同时,流域管理改革持续深化。健全跨省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有效激发流域上下游协同保护积极性。
郭芳表示,将以美丽河湖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统筹,督促地方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突出短板,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稳定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
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说,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要素最齐全、技术手段较先进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为生态环境保护、污染防治攻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网络规模看,生态环境部直接组织监测的站点达3.3万个,覆盖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重点流域和管辖海域。
从监测要素看,除水、气、土壤等传统重点监测的内容外,增加了生态质量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温室气体监测、新污染物监测等,基本做到全覆盖。
从技术手段看,自动化监测已经成为主要方式,无人机、走航车、激光雷达成为各地监测站的“标配”。
董保同说,要重点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体系现代化,进一步健全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网络,依法严厉打击、遏制数据造假,加强监测数据集成融合、智慧分析,更精准地支撑污染防治攻坚。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