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22:40:55 来源: sp20241215
中新网 济南5月1日电 题:黄埔一期李仙洲之子:周总理夸赞父亲为国家培养了人才
“我的父亲李仙洲,是电影《南征北战》中李军长的原型,其实父亲并不只是莱芜战役中兵败被俘的李仙洲,他这一生也有很多辉煌时刻。他在抗日战争中保家卫国、收留青年学生,在安徽阜阳创办‘成城中学’,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大批人才。”近日,黄埔一期学员李仙洲之子李德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李仙洲。(资料图,受访者供图)李仙洲的个人经历十分丰富,19岁时,他考上了县立单级教授养成所,并在济南武术传习所学习了3年的武术。“父亲那时候很刻苦,每晚都要挑灯夜读,回回考试他都要争取考第一。”李德强回忆说。
1924年,李仙洲迎来人生的转折点,黄埔军校面向社会开始招生,彼时已经30岁的李仙洲毅然决定瞒着家人南下,前往广州考取黄埔军校。“父亲那时候在村里经常看到军阀欺压百姓,他去参军就是为了改变这样的世道。”李德强表示。
此后,李仙洲一举考中,成为黄埔一期的学员。在整个黄埔一期的学员中,因为他年龄最大,所以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李大哥”。
抗战爆发后,李仙洲作为国民革命军21师师长开赴华北战场。在此期间,李仙洲数次与侵华日军交战,他参加了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中会战等12次大规模会战,为保卫国家作出贡献。
李仙州(右一)晚年。(资料图,受访者供图)“父亲这一生还曾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了努力。”李德强说。1939年,已是兵团司令的李仙洲率领部队驻守安徽阜阳。当时山东地区因战乱,大量青年从这里逃离,原本教师出身的李仙洲思索再三,决定建立成城私立中学,收留这些本该坐在课堂读书的青年学生。因为李仙洲的学校管吃、管住、管学习,很多山东青年慕名而来。后来,这所学校的名称改为“国立二十二中学”。
“周恩来总理在1974年接见父亲时说,‘李大哥你给我们的国家培养了人才。’这句话也肯定了父亲的付出。”李德强回忆说,从1939年到1945年,学校先后培养了7000名学生。“那些学生到了20世纪70年代时基本都五六十岁了,他们写信感谢我父亲,说他把他们这些挖野菜的孩子,培养成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图为李仙洲之子李德强。(资料图)吕妍摄而谈到父亲对自己的影响时,李德强告诉记者,13岁时他与父亲才第一次相见。“父亲和我见面后交流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我原来的名字‘树国’改为‘德强’,其意是希望我能‘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而这也影响了我的一生。”
李德强表示,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如今黄埔后人依旧秉持并传承黄埔精神,彼此相亲相爱,和衷共济。“周总理的侄女、陈赓将军的儿子,还有些在台湾的黄埔子弟,我们现在还经常联系。我们不会因父辈之间的恩怨有所隔阂,如今‘黄埔情’仍是维系着海内外黄埔后代的精神纽带。”
“黄埔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这些后人,这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两岸和平统一都发挥着巨大作用。”李德强认为,在和平时期,黄埔后人对于促进两岸统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特别是青年一代,更要接过先辈的接力棒,发扬好“黄埔精神”,为两岸和平统一贡献力量。(完)
【编辑:李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