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9 19:12:10 来源: sp20241109
超九成受访青年感到随份子有负担
拒绝情感绑架 半数受访青年认为应勇于向高额礼金说“不”
每到节假日前后,各种婚礼喜宴纷至沓来,不仅考验时间管理能力,对个人的钱包同样是一次考验。而且随着生活水平和婚宴档次的提高,份子钱也水涨船高,让不少年轻人感受到了压力。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000名受访青年参与的调查显示,93.2%的受访青年在随份子上有负担,其中51.2%的受访青年认为既有经济负担、也有人情负担。50.2%的受访青年认为应勇于向高额礼金说“不”,拒绝情感绑架。
超九成受访青年表示在随份子上有负担
今年十一假期,重庆的95后刘书扬到湖南参加了一场婚礼,“新娘是我的大学室友,关系很好,毕业后一直保持联系,收到结婚请柬时就说好会参加。”为此刘书扬早早订好车票,提前一天赶到酒店,“当天晚上我们聊到很晚,聊过去的经历,畅想今后的生活,也和她约好之后来参加我的婚礼。”提到随份子,刘书扬没有觉得给自己带来困扰,“我包了一个520元的红包,表达祝福和心意。”
“工作后,需要随份子的地方越来越多。”现居合肥的00后王子萌(化名)感慨,不仅好友结婚要随礼,同事生孩子、办满月酒同样要随礼,虽然每次的礼金不算多,但累加起来仍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王子萌坦言,有时随份子有种“身不由己”的感觉,“前几天有同事在工作群发了结婚喜帖,邀请大家参加,原本考虑跟对方关系一般,不打算参加了,但得知别的同事都准备到场,自己只好也去。”
在苏州工作的90后彭俊同样感受到了压力,“在办公室环境下,如果同事发了请柬,自己不参加或没有表示,会显得失礼。但如果关系一般,去参加又会觉得很不自在。因此时常会在去与不去之间纠结。”彭俊觉得,除了人情压力,酒席上的社交环节同样让自己感到别扭,“我不是个社交能力很强的人,遇到半熟不熟的社交局,大多情况都选择微笑保持沉默,所以每次参加别人的婚礼,都会有较大的心理负担。”
调查显示,93.2%的受访青年在随份子上有负担,其中51.2%的受访青年认为既有经济负担、也有人情负担,23.4%的受访青年觉得主要是人情负担,比例高于认为主要是经济负担的(18.6%)。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青年认为主要是人情负担的比例更高,为29.1%。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冯华介绍,从一些机构发布的数据来看,近些年个人的人情往来支出总额以及在个人总支出中的占比都是在上升的。“一个直观的感受是,十来年前200元的份子钱是比较有面子的,但现在可能得500元甚至更多,才觉得拿得出手,而且份子钱不随则已,要随就要达到大家公认合适的标准,所以份子钱水平越来越高。另外,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交往除了有强关系,还有弱关系,关系越强,交往越深,就越容易用比较高的金额来彰显关系的亲密性,而弱关系虽然紧密度不高,但无限扩大也会带来较大的经济负担。”
对于人情负担高于经济负担,冯华认为,份子钱包含经济属性和情感属性,份子钱的经济价值是有限的,但其蕴含的人情面子、交往互惠、感情交流等意涵,往往很难衡量其价值,反而让人更有压力。
让份子钱回归祝福和互助互惠的本意
彭俊觉得,随份子、吃酒席,在一定程度上为维持人际关系提供了途径,“现在人都比较忙,有的朋友好多年见不上面,有个机会让大家聚在一起,联络感情,对维持社交圈有好处。但过度的人际交往,尤其是与一些仅是点头之交的人交往,搞不好会让关系变得更尴尬。”彭俊觉得,随份子的过程也是筛选个人社交圈的过程,不想认识陌生人,不想加入某个圈子,可以不参加,从而适当屏蔽某些无效社交,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但他也感叹,有时随份子并不是为了与他人交往,仅是为了维持基本的“面子”,“人可以不到,但礼一定得到。”
份子钱应该取消吗?调查显示,46.1%的受访青年认为随份子已经“变味”,应该取消,33.6%的受访青年认为随份子是一种祝福,不应该取消。交互分析发现,00后受访者认为不应该取消的比例更高,为40.9%,高于认为“应该取消”的比例(37.7%)。
“作为人际互动的载体之一,份子钱不太可能消失。但也应当看到,现在不少年轻人为份子钱而困扰,这反映出年轻人对高额份子钱的抗拒,也是对非个人核心网络的人情交往的抗拒。”冯华认为,重点不在于是否取消份子钱,而是如何让份子钱回归原本的含义。“现在有些数字有着丰富的寓意,比如‘1314’,如果随1314元,可能会让人有压力,但如果是131.4元,相对就不会觉得有负担。份子钱是用来表达心意的,应该在经济能力范围内表达祝福。”除了给份子钱“减负”,冯华认为,改变份子钱的形式也值得尝试。比如在农村的熟人社会,谁家办喜事,亲戚邻居们会过来帮忙,通过资源交换,把喜事办好。所以可以通过一些技能的交换,比如会做蛋糕的做个蛋糕,会化妆的帮忙化妆,让婚礼更热闹,让人际关系更亲密。
调查显示,60.6%的受访青年认为随份子是表达心意和祝福的方式,58.9%的受访青年认为是一种传统习俗,55.9%的受访青年觉得是人情面子的体现,48.9%的受访青年认为是维持关系的手段。
“我们这边随礼比较自由,一两百元同样拿得出手。”现居广州的95后张佳参加过几次婚礼,基本上每次包的红包不超过200元,“随礼随的是心意,而不在于金额的大小。有的人家还会把宾客随的礼金折个角返回去,表示收到祝福了。”张佳觉得,礼金的金额大小并不能与关系远近画上等号,相对低的礼金反而能让人际交往更纯粹,更有利于关系的维系。
想要实现随份子自由,50.2%的受访青年认为应勇于向高额礼金说“不”,拒绝情感绑架,45.7%的受访青年觉得应转变以金额大小衡量关系亲疏的观念,25.5%的受访青年认为可以用其他方式代替份子钱,23.7%的受访青年觉得应移风易俗,为份子钱“减负”。
刘书扬已定下明年1月办婚礼,对于能收到多少份子钱,她没有考虑过,也不太关心。刘书扬感觉,现在大家对份子钱的关注和讨论远远超过了婚礼本身,参加婚礼仿佛变成了一个负担,反而失去了祝福的本意,“很多好朋友远在千里之外,平时只能通过线上联系,如果我的朋友能来参加我的婚礼,就是最好的礼物。”
此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36.8%,女性占63.2%。00后占15.9%,95后占18.8%,90后占35.4%,85后占16.9%,80后占13.0%。来自一线城市的占33.0%,来自二线城市的占37.1%,来自三四线城市的占21.8%,来自县城或城镇的占5.8%,来自农村的占2.3%。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志伟 记者 李洁言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钱姣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