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15 12:10:37 来源: sp20241215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悠悠万事、吃饭为大,粮食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就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总产量达到13908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但是,全球粮食安全形势复杂严峻,我国粮食生产既面临气候变化、国际冲突等外部风险,也存在生态压力大、农村空心化等内部挑战。若无法有效应对粮食供给中出现的风险挑战,势必会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准确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不断夯实粮食生产根基。
第一,重天时,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当前,受极端气候频繁发生的影响,全球粮食生产与农业生态系统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去年,我国就发生了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气候灾害,对粮食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近年来,我国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一些短板,不少地区的农业生产甚至还有“靠天吃饭”的现象。因此,应当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农业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和适应性,不断加强防灾减灾救灾的科技投入,比如培育适应能力更强的作物品种,大力推进防灾设施建设,强化气候变化监测预测预警等。同时,要加强应急救灾体系建设,根据不同的区域、作物、灾种和环节,为灾后生产恢复提供精确有效、科学可靠的应对措施。只有真正让粮食生产从“看天吃饭”转为“知天而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类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确定因素。
第二,谋地利,守住耕地这个命根子。“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农情。当前,我国耕地资源同时面临数量下降和质量下滑的危机。一方面,出于经济利益的考量,农村普遍存在耕地抛荒的现象。《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研究报告2021》显示,中国农作物收益普遍较低。在不考虑作物补贴以及自家劳动力和土地机会成本情况下,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亩均收益分别为517.8元、742.9元、437.0元、105.9元。按照土地流转市场价格计算,将自家土地成本考虑在内,上述农作物的亩均收益分别为51.6元、438.8元、69.6元、-71.6元。农民的“钱袋子”鼓不起来,国家的“米袋子”也无法保证丰盈。另一方面,我国耕地质量长期“低位徘徊”,耕地基础地力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仅为50%至60%,且耕地污染和土壤退化问题还在不断加剧。从长远来看,我们一方面要实行“政策保本稳收入、经营增效提收益、利益补偿增动力”的组合拳,通过保障种粮户利益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的趋势;另一方面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不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
第三,得人和,聚力汇智实现人才赋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人。人是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和依靠。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农村面临务农人员不足的重大挑战,“谁来种地”亟需寻找破解方案。同时,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也需要不断加强农业人才培养,锻造一支高素质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夯实粮食安全的人才支撑。为此,要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集约经营、规模经营水平,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通过不断出现的“富农”举措,吸引更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人才加入“三农”队伍,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展才华,推动“新农人”成为“兴农人”。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回顾历史,从中国古代先哲的重农思想,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三农”工作的百年实践经验,都证明了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不确定风险,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
(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责编:杨曦、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