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30 00:09:31 来源: sp20241230
中新网 兰州4月17日电(王牧雨 田鹏鹤)“我从小就受到父亲和兄长的影响,对黄埔充满了敬仰。人要多做对社会有益的事。”近日,黄埔军校第六期学生潘尔燊之子潘诗麟在甘肃天水接受 中新网 记者专访,现年87岁的他回忆了父亲清贫节俭的一生。他说,父亲的进步思想和重视教育的理念在家族中代代相传直至今天。
潘尔燊之子潘诗麟接受记者采访。李亚龙 摄今年是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甘肃天水人潘尔燊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等职务。
1923年,潘尔燊进入京师高等警官学堂。“那时踏进北洋政府举办的警官学校,就意味着毕业以后可以留在京城当个神气的警官,收入可观足以养家不说,而且很有地位,受人尊敬。”潘诗麟回忆说。
在北京学习期间,潘尔燊受到了新思想和革命形势影响。父亲听闻孙中山先生的演讲“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在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正是这番话,让父亲下决心赶赴广州,加入孙中山在广州创办的黄埔军校,立志救国。
潘尔燊从天津坐船出发,为了省钱,买的是最底层的船票。第一次坐船的西北旱鸭子,一路颠簸呕吐,昏天黑地,好不容易到达广州,正赶上黄埔军校第六期开班,潘尔燊如愿以偿。1926年10月,潘尔燊进入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班,成为一名军官。
“父亲小时候身体不好,肺部和胃部总有不适,当兵以后格外注重锻炼,每到一个地方总是会找一处开阔地,安装一个简易的单杠锻炼身体。”潘诗麟说,受父亲影响,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每日坚持运动,每日都严格按照日程计划规律作息,年仅九旬的他,身体依旧硬朗。
1927年,潘尔燊从黄埔军校第六期步科班毕业,先后任排长、连长、营长之职。1941年5月7日,已是国军165师986团上校团长的潘尔燊率部参加中条山战役。上级给潘尔燊团的任务,是和其他两个团的友军一起,在山西平陆县张店镇阵地坚守,阻击进攻的日军,掩护大部队转移。潘尔燊率领986团2300多人受命进入阵地坚守。
中条山战役西线,日军主力部队共约25000人,向张店镇中国守军发起进攻。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在人数众多的日军和优势装备面前,中国守军伤亡很大,潘尔燊部却死战不退。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后,潘尔燊986团2300名士兵,撤离阵地时,仅剩下7人,潘尔燊的长子黄埔军校第十一期工科毕业的潘鍾麟也在此战中壮烈殉国。
中条山战役结束后,潘尔燊先后担任甘肃保安司令部上校人事科长,岷县骑兵大队长等职务。1947年,潘尔燊返回家乡,任天水县自卫大队长。
“中条山战役中的惨痛教训,父亲看到团队士兵文化程度低,对进口武器束手无策的现象,痛心疾首。”潘诗麟说,由此,父亲特别重视教育,想以此来提升国民素质。
归乡后见到教育现状令父亲感到焦虑,当地潘集寨小学教育瘫痪,教师不负责任。父亲果断劝退了当时的校长,请来黄埔同学朱教官推荐的马宏勋担任新校长重振校风,使得学校教学回到正轨。“我清楚记得父亲说过‘误人子弟如杀人父兄’,教育关系国民素质,事关国家生死存亡。”潘诗麟说。
一百多年前,潘诗麟的先辈在村子里办了一座学堂,名叫“养正学堂”。受父亲影响,二十多年前,潘诗麟和夫人把家里的祖宅腾出来办幼儿园,让村里的孩子们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学习。“今天的幼儿园沿用了‘养正’这个名字,也算是延续了祖父先辈的愿望:养天地之正气,以正义和正气护佑子孙。”潘诗麟说。
“黄埔精神的核心,就是对社会进步的不懈努力。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虽然不同,但追求的目标仍然是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潘诗麟表示。
潘诗麟坦言,黄埔军校同学会以及黄埔后人,作为共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可以在促进两岸交流方面发挥独特而积极的作用。
潘诗麟表示,黄埔后人遍布全球,希望能够通过建立全球网络平台,举办定期的线上线下聚会,分享黄埔精神与历史故事,来凝聚全球华侨华人,增进文化认同感,让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能参与到保护和推广黄埔文化的行动中。(完)
【编辑: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