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9:35:57 来源: sp20241121
路战远在操作实验仪器。 本报记者 吴 勇摄
人物小传
路战远:1964年生,内蒙古宁城人,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内蒙古大学和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他长期从事土壤耕作与作物栽培等方面研究工作,在我国农牧交错区农田生态保育和保护性耕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国际国内专利授权117件,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走进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院长路战远的办公室,最引人注意的不是书本资料和荣誉证书,而是散落在桌面上的泥土和秸秆样本。“可别小瞧这些‘土里土气’的东西,这是我们团队攻克保护性耕作难题的关键。”路战远说。
“巧妙利用这些秸秆,可以实现对贫瘠耕地的改造。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改造后的潜力就越大。”工作39年,路战远长期坚守生产一线,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的贫瘠土地上,设计推广适合当地的保护性耕作技术,让这片土地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农业科研出成果慢,这是一场考验责任心、耐力、毅力与奉献精神的长跑”
北方农牧交错区是我国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和生态安全屏障,其中超过70%位于内蒙古自治区。20多年前,在旱情和大风的影响下,这一地带土壤沙化严重,沙尘暴屡屡袭来,耕地退化问题严峻。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在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多变的农牧交错区,探寻一条保护性耕作的路,无疑是一场攻坚战。不少人一想到在风沙里摸爬滚打却不一定能出成果,事儿还没开头就打了退堂鼓。
“我想去试试,一旦有所突破,受益的是农牧民。”明知困难重重,路战远却义无反顾。他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依照规范化、系统化的工作流程,设计了一套周密的计划。
从事农牧交错区研究的20多年间,路战远平均每年有100多天奋战在一线。光照、地面温度、风力和风蚀量……只要下乡,路战远和团队成员每天都是天还没亮就手拿记录本赶到现场,经常一忙就是一整天。“眼前的土地一望无际,队员们会对着空旷的地方大喊几声,释放压力。”团队成员、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建国坦陈这背后的艰辛。
春天,冒着沙尘在田间和农民共同耕作;夏日,顶着酷暑调查土壤与作物生长情况。“有时候工作到很晚,索性就住在农户家,团队成员与农户建立了深厚感情。”路战远说,“农业科研出成果慢,这是一场考验责任心、耐力、毅力与奉献精神的长跑。”
经过不懈努力,关键技术指标日渐明晰,防蚀保墒、杂草防控、耕地保育、丰产增效等一系列技术体系逐步建立,团队成功揭示了268种农田杂草的发生和危害模式,填补了农牧交错区杂草防控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团队提出的杂草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将杂草防除率提高20%以上;免耕播种技术确保了作物苗期的均匀强壮;免耕少耕的农田不再受杂草侵扰……凭借这些贡献,路战远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并获得省部级科技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获得国际国内专利授权117件,201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
“保护耕地资源的同时,更为生态环境构筑坚固的防线”
“农田不用年年翻耕了,秸秆一覆盖,风起不卷沙。”路战远简单概括他和团队试验研究的“春耕不翻土、秋收后秸秆留田”做法。起初,这种模式遭到了一些农民的抵制,说他这是“懒汉种田”。“那些年,农技推广很困难。”路战远回忆。
为推广新技术,路战远带着团队,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耐心讲解保护性耕作新技术。“传统的翻地耕作会打乱土壤结构,增加土壤侵蚀,导致水分流失。实施秸秆覆盖,采用不翻地或少翻地的方法,可以有效保护土壤结构,提高水分保持能力。让土地得到‘休养’的同时,又减轻了人们劳作的重负,何乐而不为?”路战远进一步解释说,采用新技术耕地,并不会影响农作物产量。
路战远明白,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是转化为生产力,单靠一个人、一个团队挨家挨户推广,效果十分有限。2011年,他连同团队成员筹集资金近40万元,编辑出版印制了《保护性耕作技术·蒙汉对照》科普画册17万册,免费分发给农牧民,极大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普及推广。
2017年春季,呼伦贝尔地区经历了一场大风,传统翻耕地面被沙石覆盖,采用了新技术的耕地,因黑土层实施秸秆覆盖,土壤中秸秆、根系等腐烂后形成有机质,积累了一层厚实的肥沃土壤,这更坚定了路战远推广技术的决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要再快一些,保护耕地资源的同时,更为生态环境构筑坚固的防线。”他说。
截至目前,在路战远的推动下,相关技术成果在内蒙古及其他生态环境类似的省份得到广泛推广,累计应用面积超过了2.4亿亩,对减缓农牧交错区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以及增加农业产量、提高农民收入等,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让农牧民能够在土地上获得更多收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这不是我个人的成绩,而是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谈到这些年取得的成绩,路战远总是把团队挂在嘴边。
1985年,路战远刚参加工作时,在内蒙古农业学校(现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试验田里做管理员,后来成为教师、农牧科技研究员、农业专家,一路走来,他对团队建设、青年人才培养有着特殊的情结。
路战远对团队的要求严格而明确:必须确保每一项数据都有确凿的来源;每项科技成果在推出前,都需经过小组讨论、团队研讨,并征询国内其他专家的意见,反复验证其准确性;每接手一个项目,都应实现“标本兼治”,系统解决实际问题。这种严谨的科研态度,推动团队做出一项项高质量成果、解决了一个个实际问题。
除了给团队提出要求,路战远和大家的相处也不乏朋友间的亲密。在团队成员遇到困难时,路战远会毫不犹豫伸出援手。
“路老师个人出资,帮助减免家庭困难学生的学费。他还制定了科研成果奖励机制,鼓励学生们投身科研,努力产出高质量论文、著作、专利等成果,已累计提供资金超过200万元。”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研究员张向前曾经是路战远的学生,如今,他每年有超过200天身处田间地头,开展实地实验。
在路战远的带领下,团队走出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内蒙古草原英才等20余人,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38人,团队获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创新团队、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今年已经60岁了,但我感觉自己的事业才刚刚起步。”路战远说,“为了让农牧民能够在土地上获得更多收成,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记者手记
躬耕田野 执着探索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路战远坚定的眼神里,透着对土地的敬畏与热爱,这是他对科研工作无限执着的动力所在。
科研攻关是对知识的不懈探索,也是社会责任和人文关怀的体现。面对贫瘠的耕地,路战远仍然能看到其中蕴藏的巨大潜力。近40年,他的身影穿行在风沙之间,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希望。
在路战远的带领下,团队的每一项科研成果,都在为改善农牧民生活和推动农业发展提供助力,未来也会吸引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投身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21日 06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