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4 16:40:32 来源: sp20241224
伍里川
今年9月初,只需要9.9元或16.8元就能玩一晚上的成人版“猫抓老鼠”游戏在全国各大城市流行起来。据不完全统计,北上广深蓉渝苏杭等超过40座城市,出现了相应“躲猫猫”社群和线下活动。
有人发问,这是怀旧还是社交、运动?在笔者看来,这三种情形皆有。很多情况下,某种新玩法的升温,正是集体意识在现实中的具体演绎。如果没有包括怀旧、社交、运动、互动在内多种因素的调动,很多流行方式也就失去了支撑力。近年来,滚铁环等老玩法在一些城市社区的“翻红”,同样印证了人们在情感需求、价值认同等诸多方面的共鸣。当玩“躲猫猫”、滚铁环的人群在城市不断扩大之际,我们对于相关活动的认知也会不断加深。
在全民健身热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大背景下,“躲猫猫”等活动重新来到城市“时尚前沿”,改写和扩充城市时尚内容,本质上是人们对于健康需求的更高追求。“躲猫猫”的本意无须多言,它是通过两个人或一群人的通力合作——有时还是一种洞察真相后的保持默契,完成一个类似于“捕获猎物”的过程,这是人类原始力量的反映。而它的趣味性、便捷性,也便于吸引更多人“下场”。
正如马拉松源于战争通信和人类对于胜利的渴望,“躲猫猫”也在一定意义上展现了人们追求更大获得感的内涵。这些内容,显然建立在民间体育基础上,形成了别样的风景线。
不要小看“躲猫猫”的体育运动属性。“躲猫猫”全程需要体力、智力、运气的多重运用,是对人类综合竞技能力的激励。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亚运会上,有一项比赛项目名叫卡巴迪,这项运动具有高强对抗性,在民间素有“高配版老鹰抓小鸡”的称法。且不说“躲猫猫”将来有无可能成为某种比赛项目,但认识到“躲猫猫”的运动属性,为这项运动在城市的流行而叫好,是应有态度。
但如果仅仅是一项运动,“躲猫猫”恐怕不足以扩大为“全民项目”。无疑,这项生发于古早时代的活动,在旧日物质贫瘠的时光里,为很多孩子在集体纽带中感受温暖、加深友情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躲猫猫”在孩童时代所激发起的寻觅、追逐快感,一直停留在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中国人精神世界中最具集体认同感的活动之一。当人们发现,这项活动成年人可以照玩不误的时候,它也就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重新唤起人们的鲜活记忆,同时带来美好的预期。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王楠认为,“躲猫猫”游戏是当下年轻人出于情感需求和社交需求催生出来的游戏,但这种心理上的满足感不会持续太久,因为参与者之间的联系不会像儿时“躲猫猫”游戏那样有深层次的联系,这意味着游戏的参与者聚得快,散得也快。这种观点很有道理,事实上,相关平台数据显示,当前各大城市每晚报名“躲猫猫”游戏的人数已经从平均40人下滑至10人。
但可以确定的是,今天是“躲猫猫”流行,明天是踢毽子、跳绳流行,一样无碍于“童年玩法”的枝蔓在城市空间延伸。何况,在这个过程中,“躲猫猫”等活动也极有可能出现升级、迭代。掼蛋项目自苏北发展,在多个地方扎根,出现多种版本的玩法,就是明证。
换言之,我们不必介怀某些活动的起起落落,因为我们总能找到愉悦身心的方式,唤起更多的同类共同参与。这是城市文明迈向新境界的一大标志。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曹子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