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奔赴野外 建立植物图库(讲述·一辈子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4-11-23 16:28:03 来源: sp20241123

  周繇在野外拍摄植物。

  周繇在查阅植物学书籍资料。   以上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

  人物小传

  周繇,1962年生,吉林通化人,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40余年来,他坚持考察野生植物,总行程约40万公里,共拍摄野生植物照片超30万张,为千余种珍稀植物留下高清影像资料,建立起长白山区植物图像库。周繇先后出版《东北湿地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等8部书籍。

 

  吉林通化师范学院教授周繇的书房不大,被各种资料塞得满满当当。记者进入房间时,周繇正在一张纸上勾画路线,计划着即将开始的野外考察行程:辽宁葫芦岛、吉林长白山区、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在他左手边,是十几本厚厚的植物类书籍。在他身后的玻璃柜子里,摆着两台相机。“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做一件事,那就是行走山林、拍摄植物。”周繇说。

  “书籍中的植物,终于有了清晰的照片佐证”

  “桃红、杏红、水红、绯红……仅凭文字,你很难想象这些颜色具体的差别吧?”聊起植物摄影初衷,周繇首先问了记者一个问题。

  我国东北地区,植物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科研价值。然而,由于摄影设备、印刷技术等条件限制,以往,有关书籍里的植物配图或是黑白手绘,或是模糊褪色。“花红柳绿,只能靠文字描述。”周繇说。

  1983年,从通化农业学校毕业后,周繇来到长白朝鲜族自治县工作。因为该县地处长白山南麓,域内海拔450米到2300米,植物种类很多。每逢假期,周繇便会进山,不仅亲眼见到了“桃红杏红”,也对长白山区的植物分布逐渐熟悉起来。

  “除了看,我能不能为植物研究做点什么?”1993年,周繇调到通化师范学院工作。学院着手成立长白山植物科研小组,周繇入选其中。再次奔赴山林时,周繇背起相机,开始为植物拍照留影。

  东北岩高兰,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生长于高山岩壁之上。记载中,东北岩高兰在长白山区有分布,但到底在哪,多年来始终缺少线索。2015年,在长白山区的原始森林中,周繇意外发现一片翠绿的小灌木,立马端起相机记录下来,回来后,周繇当即查阅资料、询问专家,最终确定自己拍摄的植物正是东北岩高兰。“书籍中的植物,终于有了清晰的照片佐证。”

  在长期野外植物考察中,周繇几乎走遍了东北地区所有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脉,拍摄野生植物照片超30万张,为千余种珍稀植物留下高清影像资料,建立起长白山区植物图像库。

  对周繇而言,拍摄盛夏生长的植物远远不够,还要春秋进山拍摄幼苗、果实,“这样才能展现植物的整个生长过程。”1998年6月,在长白山腹地,周繇发现珍稀的野生草茱萸,立刻拍摄了照片。然而,一个月后再次前往时,这片草茱萸仍然未结果。此后,他多次深入山林,直到去年,在大兴安岭,周繇终于拍到了“草茱萸深红色的果实”。

  野外植物考察,常常伴随着危险。遇到野生动物、遭遇大雨被困丛林、冰雪封路险些从山上滚落……说起这些经历,周繇只是一句话带过,“为了寻找、拍摄野生植物,吃点苦很正常。”

  “抱着给植物‘写简历’的想法,仔细策划每次拍摄”

  如今,随着手机摄影普及、山林旅游开发,“随手拍”野生动植物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加之网络普及,许多植物图片不再难以寻找。野外考察、植物摄影,还要继续坚持吗?周繇一度有过困惑。

  “用自己的植物学知识储备,去记录一种植物,而不只是拍摄一张照片。”在一次交流学习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俊愉这样告诉周繇。

  白色花瓣,对称生长,似展非展。水中,几十株睡莲开得密集,但细看,又能发现每片莲叶间都拉开细微间距……这是周繇在长白山山麓苇塘拍摄的成簇睡莲照片。不同于早期拍摄的植物特写,如今,周繇拍摄的多是这样的中远景,对象也从单体变为群落。

  “抱着给植物‘写简历’的想法,仔细策划每次拍摄。”在陈俊愉的启发下,周繇有意在照片中展现植物的生长环境、群落特质、共生生物等。“从中远景的照片中,可以发现更多植物的实用价值。”周繇说。

  基于拍摄的大量植物照片,2004年,周繇着手编写东北地区植物图志。植物的文字介绍查阅参考《中国植物志》,有时也会适当调整,周繇将一些植物的分布区域进一步精确到县域或山麓,以便他人探寻考察。

  多年来,周繇出版了《东北湿地植物彩色图志》《中国东北药用植物资源图志》等8部书籍。2015年,周繇被评为吉林省长白山技能名师。“这是对我多年坚持的认可,也让我更有动力把野外植物考察、拍摄坚持下去。”周繇说。

  “年轻人的加入,提升了植物研究的水平”

  “常年奔赴野外,既是对知识经验的考验,也是对体力的挑战,需要更多年轻人参与进来。”周繇说。

  “同属不同种的植物,有时很难分辨。但这难不住周老师,他总能精准地说出不同植物的区别之处,并拿出照片佐证。”旁听过周繇上课的通化师范学院80后教师张立秋回忆。在周繇的影响下,张立秋加入了长白山植物科研小组,多次跟随他开展野外考察。

  一次,周繇带领团队前往一处湿地,途中走错了路线。在张立秋记忆里,这片湿地以前只有刚刚没过脚踝的水流,现在竟然有很深的河流。“脚下全是淤泥,又没有任何抓手。”张立秋说,当时心里很害怕。“别慌,头抬在水面上,使劲往前游。”周繇沉稳指挥,大家互相帮助最终脱离危险。“面对野外危险情况的应对经验、精益求精的研究态度,这些都是我从周老师身上学来的宝贵财富。”张立秋说。

  “年轻人的加入,提升了植物研究的水平。”周繇告诉记者,如今,团队除了进行传统拍照采样外,也在开展植物分子鉴别研究工作。张立秋将植物样本带回学校,进行DNA检测,以区分植株亲缘关系,为后续种质资源收集、生物活性分析等研究奠定基础。

  对于年轻学者而言,寻找珍稀植物难度不小,周繇主动提供帮助。“在山里跑了几十年,你们想研究啥,只要我知道它在哪,一定全都告诉你们。”周繇说。如今,在通化师范学院,张立秋等多名年轻教师已发表数篇植物学领域论文。

  今年,周繇正在筹备自己的第九部图志,“研究植物这件事,我会坚持下去,尽己所能,留下植物最美的样子。”

 

  记者手记

  常怀热忱  不畏山高

  蛇虫鼠蚁、急流岩壁、孤独寂静……四十余载,支撑周繇奔赴山林的原因是什么?采访前,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记者的心头。

  听周繇讲述往事,答案愈发清晰。“被热爱的植物吸引,一点也不觉得辛苦。”理想,给予人前进的力量和勇气,让周繇脚步不停。即使在追寻理想的路上,面对摄影技术的更迭、身体条件的限制等,周繇也始终不忘为学科建设添砖加瓦,历经风雨,未改分毫。

  作为一名教师,周繇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学态度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年轻一代。相信在生物研究的路上,年轻学者们一定会接好接力棒,行稳致远,再攀高峰。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9日 06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