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要有新作为

发布时间:2025-01-11 02:01:57 来源: sp20250111

  多个经济大省日前陆续发布“三季报”,显示各项主要指标稳定增长,经济运行呈现持续恢复态势,发展质效稳步提升。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稳中求进的“顶梁柱”,促进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在推动全国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方面发挥了核心支撑作用。

  今年前3季度,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四川6个经济大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约40.78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约45%,其中江苏、山东、浙江、四川4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是稳经济的压舱石。

  经济大省创新资源丰富,更容易有新作为。这些省份科技资源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创新人才多,在创新投入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更具备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及重塑新动能新优势的能力。这些省份拥有5.6亿多人的超大人口规模,且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消费市场潜力足。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山东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浙江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5%,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3.6%,制造业投资增长16.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6.8%;河南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1.7%,比上半年加快3.7个百分点。

  接下来,应继续发挥经济大省的优势,推动其产业结构加快优化,新动能持续壮大,多措并举,充分释放其内需潜力。

  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增强经济大省的内生动力和安全韧性。发挥好投资对这些省份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引导资金投向供需两端共同受益、具有乘数效应的先进制造、民生建设、基础设施等领域,促进产业和消费“双提升”。切实做好经济大省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工作,全力实现进出口稳规模提质量。还要充分发挥这些省份经济基础好和发展潜力大的优势,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夯实经济大盘“稳”的基础。

  经济大省还要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激发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骨干企业等各方面创新的积极性,畅通科学技术和产业化链接的快车道,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加快将这些省份的科研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积极整合相关科技创新资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通过数字化信息化赋能实体经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效率与效益。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积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经济大省也要不断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良好营商环境。加快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在更大范围以更高水平集聚中高端要素资源。这些省份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企业深度参与产业分工合作,促进产业深度融合,打造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产业基础,更有针对性地补上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短板,不断提高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在确保国民经济循环畅通上作出更大贡献。率先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构建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统一大市场,努力将经济大省的超大规模市场潜力转化为现实市场需求,在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上作出更大贡献。同时,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通过高水平开放增强对国际循环的吸引力、推动力,在更好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上体现更大担当。(贾若祥、夏成 经济日报) 【编辑:姜雨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