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产业”撬动“大市场” 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开辟产业新“蓝海”

发布时间:2024-12-29 10:00:43 来源: sp20241229

  央视网消息: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9.58万亿元,增长11.5%,占我国外贸总值的54.7%,比2023年同期提升2.6个百分点。提到民营经济的发展,浙江温州是必不可少的坐标。在浙江温州,民营经济对GDP贡献比重、工业增加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税收占比均在90%以上。

  在温州的一家档案馆,这里珍藏着全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户主的姓名叫章华妹。当时,章华妹售卖的产品就是纽扣。在温州一家服装面辅料基地,找到章阿姨时,她正在和两位哈萨克斯坦的客户洽谈一笔纽扣生意。

  1980年,温州发放了全国第一批1844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之后的两年,拿到个体营业执照的温州人就超过了10万,很多人成为了中国最早的一批“万元户”。40多年来,章华妹已经更换了四五张营业执照,但依然从事的是自己的老本行。在这间100多平方米的店铺里,有成千上万种不同材料、不同规格的纽扣。

  1983年,温州的桥头镇诞生了中国农村第一个专业小商品市场——“桥头纽扣市场”,桥头镇一跃成为“中国纽扣之都”。现在的桥头镇,700余家生产企业中,有一半是纽扣生产企业。树脂纽扣、果实纽扣、牛角纽扣……如今的温州纽扣企业通过提质升级打开了产业发展的新“蓝海”。

  据当地统计,截至2023年底,桥头镇纽扣产业从业人数约1.6万人,年生产纽扣约600亿粒,品类超1万种,市场份额占全国的50%、全球的30%。40年间,通过持之以恒的开拓创新,温州纽扣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

  从纽扣到高端定制服装 小物件实现大发展

  40年来,温州以纽扣为基础,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形成了集拉链、织带、花边等服装辅料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成功创建“中国服装辅料出口基地”。

  从一粒纽扣到一套高端定制服装,如今,拥有“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国字号金名片的温州,是国内五大服装产业集聚区之一。其中,精品定制西服占全国市场九成份额、高端西服占半壁江山。5月,温州正式发布《温州市服装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温州的服装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温州大象城国际服装面辅料中心,这里集服装面辅料市场、研发设计、电商服务于一体,旨在打造温州的高档、专业、全面的服装产业链中心。

  温州共有2700多家服装企业,男装占到了约70%,女装、童装占30%左右。

  在这家高定服装生产车间,这套电脑自动裁剪信息化智能设备可以让裁剪效率提升四倍,仅用7分钟就可以完成一套定制西服的前端面料剪裁。

  从设计、打版、裁剪、缝制、吊挂到熨烫,处处都能感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变化。企业负责人介绍,通过数字化改造,原本12天的生产周期缩减至7天,也让企业的定制化业务实现了产能支撑。

  如今,在服装产业,AI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能够提升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还能在设计、营销等环节发挥重要作用。

  2023年,温州服装业规上工业总产值达311亿元,规上企业达233家,温州服装正在奔赴时尚智造新未来。

  积极调整关税政策 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

  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不断演变,中国正通过关税政策的积极调整,来促进本国外贸企业的发展,以提升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我国的外贸企业享受到了哪些关税政策的助力?

  陈海华车间生产的果实纽扣原材料都来自于厄瓜多尔的植物果实。中国与厄瓜多尔自贸协定于2024年5月1日生效,这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进口原材料、零部件或出口成品的成本将直接降低。

  温州海关在工作中发现,一些进口的纽扣原材料,比如,来自印度的牛角纽扣圆片并不在原有的关税税目之中,需要增加相关税目、调整相应税率。

  经过实地调研,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于2020年采纳了杭州海关关于增加相应税目、调整税率的建议,使牛角纽扣的原材料与其他材质的纽扣原材料能够享受同等关税待遇。

  根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关税调整方案,自2024年1月1日起,我国对101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全球化。

  壮大“地瓜经济” 跳出浙江 发展浙江

  20年前,浙江省提出“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发展”,并将浙江“引进来”和“走出去”比喻为“地瓜理论”,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地瓜理论”把浙江本地的企业比喻成“地瓜”,企业在国内外延伸的产业和开拓的市场,就是“地瓜”的藤蔓。温州作为“地瓜经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这家民营企业是我国电气产业龙头企业,也是最早一批在“地瓜理论”鼓励下“走出去”的企业。

  从省内发展到省外,企业取得了成功,也获得了成长,并逐步开拓国外市场,在更大空间内谋求更大发展。

  通过“走出去”,扩大了市场;通过“引进来”,吸引了资金和技术。温州的这家新材料生产企业,积极响应“温商回归”的号召,于2018年携资金和国际领先技术从中东回到温州再次创业,主攻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小小铝箔越做越薄。

  这款用于新能源电池的涂层铝箔只有0.01毫米,在中东地区的市场占有率达70%。姜捷在迪拜有4家公司,他在阿联酋的工厂已是中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新型板材生产企业之一。

2018年,他把企业落户在温州,总投资10.75亿元,总占地面积150亩。

  “地瓜经济”推动了浙江货物贸易的增长和海外市场的拓展。据杭州海关统计,浙江如今与全球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进出口额从2004年的2022.3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9万亿元,实现了显著的贸易增长。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