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0 19:48:23 来源: sp20250110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
与会代表在听会。 王子侯摄(人民视觉)
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陈 斌摄
防范重大安全风险 有效维护国家安全
应急管理部总工程师 唐琮沅
我国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复杂。做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对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应急管理部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按照“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要求,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加快提升救援处置能力,以高水平的应急管理工作有力维护国家安全。经各方共同努力,全国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形势保持了总体平稳,应急管理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新征程上,应急管理部将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固本强基、提质强能,在系统防控重大安全生产风险、有力防范应对各类自然灾害、持续提升灾害事故应对处置效能等方面继续努力,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
(本报记者曹树林整理)
为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筑牢安全屏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 李清堂
航空工业集团始终将国家安全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统筹发展和安全,为推进新时代航空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坚持党管安全,完善管理制度。航空工业集团谋划建设航空工业特色大安全管理体系,强化意识形态安全、飞行安全、网络安全等17个领域的管理。
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体系建设。一是把握全局和局部,把个别领域的苗头隐患,放到安全管理和改革发展全局中认识和解决。二是把握当前和长远,准确识别当前重点和长远目标,坚持长远抓、抓长远。三是把握宏观和微观,坚持一手抓大安全管理体系构建,一手抓具体管理短板。
体现航空特色,健全完善机制。一是健全责任落实和资源保障机制,强化考核奖惩。二是健全固化通报约谈机制,压实主体责任。三是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推动信息、技术、知识和智力共享。四是健全应急管理和响应机制,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
(本报记者付妍整理)
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重点领域展现担当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董事 王杰之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始终把政治安全放在首位,深入践行矿业报国、矿业强国职责使命,在维护经济、资源、科技等重点领域安全方面展现应有担当。
一是坚定不移维护经济安全。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连年交出高质量发展答卷。坚持提前防范、妥善及时化解重大风险,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二是坚定不移维护资源安全。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大力推动资源接续工作,并购重组、边深部找矿、国家新一轮找矿“三路并进”。目前,钨、铋等资源量位列全球第一,锌、铅等资源量位列全球第一梯队。
三是坚定不移维护科技安全。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深海深地、绿色智能冶金等领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发展。
四是坚定不移维护生态安全。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统筹推进绿色发展,在金属矿业领域建成14座国家级绿色矿山,一批矿山成为“地上花园式建设、地下智能化开采”的标杆。
(本报记者景灏整理)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 安全能力不断跃升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 张 凯
中核集团始终秉承“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理念,统筹发展与安全,走出一条具有中核特色的核安全之路。
助力总体国家安全能力不断跃升。中核集团独立、自主、安全地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实现战略转折和重大跨越,为保障国家安全、国土安全和社会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促进核科技自立自强。中核集团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形成了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品牌,一大批自主科研成果取得重大进展。
保障核工业高质量发展。多年来,中核集团在运核电机组始终保持良好安全运行纪录。建立起一套先进、完整、自主的核燃料循环体系,天然铀、铀浓缩与核燃料元件产能稳中有升,核装备制造保持稳定供应。
沁润核工业精神文化根脉。从“四个一切”核工业精神,到“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中核集团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发展方针,核安全文化已成为中核集团企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本报记者付妍整理)
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支撑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郭广生
总体国家安全观创造性提出十年来,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实践伟力日益凸显、国际认同持续提升,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教育对国家安全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服务支撑作用,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大力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提升教育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支撑作用。
中央民族大学于2021年12月成立国家安全研究院,围绕边疆安全、文化安全、语言信息安全、应急管理、生态安全等重大领域,建设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智库服务为一体的新型教学科研机构。中央民族大学将进一步扩大对外交流,开拓和加强国家安全领域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智库建设等。
(本报记者亓玉昆整理)
筑牢高水平国土空间安全新根基
中国国土勘测规划院党委书记、院长 冯文利
国土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领域。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筑牢高水平国土空间安全新根基的基础上,不断塑造空间新动能新优势,实现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
为从国土空间层面系统应对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风险,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三条控制线,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底线约束,增强国土空间韧性、承载力和持续力,夯实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基础。
为更好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应坚持创新思维塑造“三区三线”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努力把安全底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线。用好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用好生态保护红线,创造高品质“绿水青山”新价值;用好城镇开发边界线,助力形成支撑城镇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本报记者郭牧龙整理)
保障能源安全 守住安全底线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 王广辉
能源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才能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
当前,国家能源安全形势呈现以下新特点:一是能源风险特征的不确定性正在成为能源安全的一个认知影响因素;二是能源结构演进态势和深刻变化正在成为能源安全的一个显著影响因素;三是能源非传统安全领域的极限场景正在成为能源安全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四是能源产业队伍建设的不可持续性正在成为能源安全的一个潜在影响因素。
我们要全面推进能源治理现代化,增强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充分考虑地缘政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积极参与、塑造、引领国际能源治理;整合资源,加快推进全国统一能源市场建设;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
(朱梦露整理)
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
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长 宫国强
食品安全的关键是风险管理。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体系能力建设,着力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敏感性和风险评估的权威性。
一是建立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风险监测网络,已覆盖我国全部县域和7万余家医疗机构、3000余家疾控机构。二是建立起国家、省两级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体系,构建了风险评估国家参数、模型方法、技术指南。三是构建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数据库、中国居民食物消费量数据库、毒理学数据库、食源性疾病溯源关联性分析系统,开展了百余项重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目前,我们正与有关部门积极沟通,将通过强化部门协同配合、优化审查管理等,助力提升食品行业新质生产力。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突出预防为先;深入领会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辩证关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推进我国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取得新成效。
(本报记者王云杉整理)
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汇聚青春力量
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副部长 刘 钊
新时代青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中承担着不可或缺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
着眼拧紧思想认识这个“总开关”,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青年理论武装工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结合推进团员和青年教育等重要任务,引导广大青少年深入了解国家安全知识。
着眼高校学生这个“基本盘”,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融入团的基层组织生活。依托“三会两制一课”等组织化学习机制,组织青年讲师团等专业化宣讲力量,动员基层组织广泛开展专题学习,探索用“青言青语”宣讲国家安全知识。
着眼实践教育这个“关键点”,推动国家安全教育融入青年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完善青年实践教育的类别和形式,支持更多学生社团探索开展国家安全知识相关活动,引导青少年在社会观察、亲身体验中增强思想和行动自觉。
(本报记者亓玉昆整理)
发挥学校重要作用 夯实政治安全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 王红艳
国家安全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夯实政治安全基础,需发挥好学校这一基层单元的重要作用。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专业机构和基层单元,学校有着重要作用和显著优势。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是根本。学校党组织是党在教育战线的战斗堡垒,要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抓好党组织自身建设是前提。要协同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等七个方面的工作,推动学校实现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
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有机统一是关键。实践反复证明,在办学治校和教书育人中寻找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结合点是科学路径,需按照一体化谋划部署、推进评估原则,实现这两项工作时间上步调一致、机制上相互作用、结果上融合双赢。
(本报记者景灏整理)
担负起新时代国家安全学建设的使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 李丽华
十年来,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成为引领我国国家安全工作,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根本遵循。
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目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这些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研究内容涵盖大国关系、地区安全、国家安全思想与战略等主题,已成为我国开展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骨干力量。
国家安全学学科发展任重道远,亟须在人才队伍、理论研究及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强有力支撑。未来,可采用“领域主导,平行发展”模式,即各政府主体依据发展需要,整合相关主体在国家安全教育、国家安全培训、国家安全学科建设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使国家安全学科建设能够落地、推广,更好实现理论研究服务国家战略的目标。
(本报记者赵梦阳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4月19日 11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