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1 14:02:35 来源: sp20241221
一枚“神箭”冲云霄——4月25日,搭载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航天员所穿的舱内航天服上,部分产品为“绵阳造”。
在四川省绵阳市,这只是创新潮涌中的浪花一朵。作为“中国科技城”的绵阳,大力实施科技立市,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链 接
让更多企业与创新团队“牵手”
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题是什么?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重要问题。科研人员更关注技术,而企业经营者则关心投入产出比、回报率等。如何打破双方的信息“壁垒”,让更多企业与创新团队“牵手”?
对此,绵阳实施科技助理制度,组建既懂市场又懂技术的专业团队,结合揭榜挂帅制度,围绕可能落地转化的项目,对有揭榜合作意向的项目和单位进行跟踪服务,进一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截至目前,绵阳累计遴选了4批89名科技助理,在科技创新供需两端“牵线搭桥”,一头连接技术供给方,一头对接技术需求方,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紧密互动。
正是在科技助理刘满禄的“牵线”下,四川蜀旺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与重庆大学创新团队签订了合作协议。重庆大学等离子与智慧能源团队负责人李珂说:“入驻‘云上大学城’后迎来了更多合作机遇,我们今年与绵阳6家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
2022年起,绵阳启动“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建设,链接高校与创新平台的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推动高校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技术联合攻关,让科技成果、企业需求能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同频共振”。
在绵阳,一张创新网已逐渐铺开。中科大、哈工大、重庆大学等33所高校在“云上大学城”集聚,“云上科技城”吸引了35个创新创业团队入驻,浙江大学叶志镇院士团队研制的钙钛矿量子点技术应用、电子科技大学团队研制的管道检测机器人等多项成果已实现市场化应用。
集 聚
促进技术研发“协同创新”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重大科技突破往往伴随着颠覆性的研究发现。
4月19日,涪江实验室发布2023年绵阳市核医学科技进展,16项原创性突破成果彰显科学研发的强劲创新力。
绵阳成立涪江实验室的初衷,就是要打破创新主体之间的界限,共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这一点,从成员单位中可见一斑: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市中心医院、西南科技大学、中广核同位素科技(绵阳)有限公司、玖谊源粒子科技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为依托,由覆盖研发、转化、应用等环节的12家单位共建。
涪江实验室副主任、绵阳市中心医院院长蒋涛介绍,实验室运行一年以来,已取得一系列成果,自主研发的医用回旋加速器已经落地应用,服务2000余名患者。
绵阳抢抓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机遇,让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强强联手”,相继成立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产业联盟、组建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工智能学院等,深化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各环节的融合应用,促进技术研发“协同创新”,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样品”走向“市场产品”。
跨 越
构建全域创新“生态圈”
前段时间,绵阳市中心医院医师王亭亭一直在进行放疗技术的研究和实验。“连续十几天往返成都做实验。”王亭亭说,为了得到最准确的实验数据,团队成员天天“泡”在实验室,通宵工作已成家常便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持续攻关,王亭亭与团队成员一起完成了相关系统升级,突破了精确控制监测及校准技术等难题,并大幅降低副作用、提高治愈率。作为绵阳引进的优秀青年人才,王亭亭获得了绵阳市人才引进安家补贴,并且申请到了科研启动经费。“这些年,绵阳持续出台了许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众多科研团队入驻,我们可以共享更多优质的科研平台。”王亭亭介绍。
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首先要经过“从0到1再到N”的成果转化之路。在应用阶段实现“从N到N+1”的跨越,则需要构建更多维度、更深层次的全域创新“生态圈”。
机制一活动力足。绵阳在制度、资金、政策等要素上实行配套整合,创造性地推出了“园区十条”“人才十条”“金融十条”“科创十条”等一系列打基础、利长远的创新举措,持续提升创新能级。
在绵阳,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精度不断提升,科技、产业、金融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
创新金融产品供给,科技信贷加快激发创新活力。为破解成果转化难题,绵阳推出成果转化贷,进一步激发科技型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打造人才“引育留用”全链条,绵阳聚力打造“科创+人才+金融”的创新生态圈,设立首只专门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政府引导“创投基金”,用好人才专项资金、“人才周转池”,两年来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超5.8万名。
绵阳,这个充满着无限动力、活力与魅力的城市,正以破浪前行的创新精神,走向更加精彩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24年05月31日 12 版)
(责编:袁勃、赵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