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2:45:00 来源: sp20250104
近日,全球数据分析服务公司——科睿唯安公布了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最新统计数据,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以下简称山一大)的“一般社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截至目前,该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达到9个,创历史新高,入选学科数量位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9位。
据了解,ESI是世界范围内普遍用以评价高校、学术机构学术水平及影响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工具。
4月中旬,山一大党委书记刘思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组建大团队、构筑大平台、集聚大项目、产出大成果,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探索特色育人模式
眼科学是山一大临床医学学科的优势方向之一。此外,临床医学学科还包括肿瘤学、皮肤病学、内分泌与代谢病学等方向。这四大方向近年来六次获得国家级大奖。
最新的ESI统计数据显示,山一大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0.77‰,居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8位。
我国现有角膜病患者2300多万人,角膜移植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角膜供体严重缺乏。“我们的项目聚焦角膜修复机理和功能重建,研发生物角膜、人工角膜及相关替代产品。”山一大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副院长周庆军说。
他所提到的“角膜修复和重建”项目入选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周庆军表示,这离不开山一大搭建的医院、教学和科研嵌合式发展平台,以及“临床问题—基础攻关—临床实践”的闭环研究模式。
5年前,山一大由泰山医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整合组建而成,同时学校保留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牌子。山一大探索“教研医”嵌合式发展路径,构建起“大学+研究机构+附属医院”一体化育人模式。
在山一大,医生可以进入一线课堂,学生也可以进入医院实习,成果从实践中来到临床中去。得益于此,近年来,科研团队不断取得优异成绩。
山一大教授张福仁领衔的科研项目“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荣获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及山一大教授赵家军、张福仁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一大校长陆林荣获“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山一大教授赵家军、史伟云分别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该校坚持大团队思路,聚焦打造院士领衔、国家级领军人才为“塔尖”、省部级拔尖人才为“塔身”、优秀青年博士为“塔基”的人才“金字塔”。学校引进包括双聘院士、国家级人才、中青年博士在内的各类高层次人才1000余人,连续五年成为山东引进人才最多的高校。
构建创新发展平台
“课题组长拥有独立实验室,可以结合自身兴趣开展工作,还可以独立申请科研项目。”山一大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科创中心)教授付小龙说。他曾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团队进行生殖医学领域研究,被科创中心浓厚的科研氛围所感染,毅然加入其中,成为一名PI(课题组长)。
据了解,山一大科创中心建立设备共享平台、生物样本库、P3实验室,汇聚冷冻电镜、高速流式细胞分选仪等世界尖端仪器,引入“独立PI制”“大课题组制”和“大平台制”等多种科研组织形式,赋予团队负责人充分的人、财、物自主支配权。
唐华教授是科创中心的领军人才。他依靠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在中国科学院一区期刊《过敏反应》上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并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在大平台之外,山一大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放管服”改革,健全科研激励和约束机制,改革科研经费管理,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多自由探索空间。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一大临床与基础医学院教授宋国华的研究方向是代谢性疾病,探讨氢气对慢性病的改善作用。山一大教授李乐平及其团队成立了山东省消化肿瘤转化医学工程实验室,已经主持了11项国家级项目。
据统计,山一大承担的国家级项目数量逐年攀升,2023年新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由2020年的81项增长到157项,增幅达到93.83%。
“我们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格局正逐步形成。”刘思金说。
(记者 王延斌 通讯员 刘彦军 聂 伟)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