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全球文明倡议引领人类文明前进方向

发布时间:2024-12-15 21:10:24 来源: sp20241215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紧紧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所提出的又一重大全球倡议,得到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成为推动不同文明平等相待、互尊互信、和衷共济、和谐共生的重要思想引领。

超越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

以“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零和博弈论”“二元对立论”为代表的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将各文明视为封闭的实体,无视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将世界上的文明划分为对立的、互不兼容的集团,无视不同文明的复杂性和包容性;将其他文明视为威胁或劣等,无视文明之间的平等性和多样性;凭借自身经济、科技、军事优势将西方的价值观和文化模式包装成“普世标准”,无视其他文明的独特性和本土文化的重要性。这种文明观违背人类文明发展客观规律,不仅无助于解决当前人类面临的种种挑战,反而加剧了文化冲突和紧张局势。

全球文明倡议秉持“既基于自身国情、又借鉴各国经验,既传承历史文化、又融合现代文明,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辩证思维,主张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超越了西方固有的“唯我独尊”的霸权主义思维方式,跳出了西方中心主义陷阱,迅速成为当前国与国、文明与文明交往的正确指引。

契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规律

全球文明倡议主张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契合了人类文明发展进步规律。

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传播性规律。不同的文明凝聚着不同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艺术形式和社会组织形式。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价值,没有任何一种文明可以单独主宰全球事务。这种多样性既是一种客观现实,又是促进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传播的源泉。文明不是封闭、孤立的存在,只有通过传播、交流、互动、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文明演进和发展,才能让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交相辉映。

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主导性规律。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不同的文明在不同地区和时期形成,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征和表现。然而,在这种多样性的背后,人类具有一些共同的价值观和追求,这些共同价值构成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主导性规律。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无论是古代文明还是现代文明,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凝聚着人类共同的精神追求和社会期望,成为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推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

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动力性规律。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传承与创新构成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性规律,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繁荣和进步。传承保持了文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使得人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有助于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凝聚力;而创新则使得人类能够超越现有的局限,开创新的未来。

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实践性规律。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便利,不同国家和文明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具有全球性特征,需要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交流。在这种背景下,加强国际人文交流成为实现文明发展和促进世界繁荣稳定的必然要求。国际人文交流为不同文明提供了相互了解的途径,使各种文明能够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交流对话,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消除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和误解,建立相互信任和合作的基础,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创造良好条件。

指引人类文明光明前景

当今世界,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为人类发展带来前所未来的机遇。与此同时,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世界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发展鸿沟不断拉大,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和平赤字、发展赤字、信任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人类社会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破解人类当前遇到的一系列挑战和难题,不仅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文明文化的与时俱进。

全球文明倡议在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从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为不同文明交往合作提供了崭新思路;有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进程;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于人类现代化实践;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两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开辟了丝绸之路,留下了文明互鉴和合作共赢的佳话。当前,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提供了理论工具和实践路径,必将引领人类文明前进的方向。

(作者为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博士生

(责编:徐祥丽、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