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会时刻丨“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

发布时间:2025-01-01 21:12:27 来源: sp20250101

  一身干净利索的灰白工装,来自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孙景南代表是一名巾帼电焊工。30多年来,她埋头精研焊接技术,从一名学徒逐渐成长为中国中车公司著名技能专家。

△2024年3月5日,孙景南就弘扬工匠精神发言。

  3月5日,在江苏代表团审议现场,孙景南谈到自己对大国工匠的理解:“‘匠’字就是在专业领域中对自己‘斤斤计较’一点,历经磨砺方能实现突破。”

  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赞许:“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穷二白,从无到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制造业基础。”

  “这一想啊,真是无比自豪。就拿交通来说,现在我国汽车产销量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是最好的,高速公路里程也是最长的,高铁走出去了,城市轨道交通也走出去了,轮船也走出去了,大飞机我们也造出来了,造船业的‘三大明珠’都造出来了……都是一步步往前走,不断地国产化,然后走在国际前头,并在不断突破。”

  抚今追昔,总书记感慨道:“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图纸设计得好还不行,最后要落实到焊工手里,没有世界顶级一流的水平,不可能做出最好的装备。所以,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

△2024年2月18日,中国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新加坡航展开幕前进行预演飞行。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心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大国工匠。

  这些年来,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一系列大国重器、超级工程,离不开大国工匠的实干。

△2021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七一勋章”获得者艾爱国颁授勋章。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2021年6月29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七一勋章”颁授现场,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让“好焊工”艾爱国铭记于心。

  工作50多年,艾爱国凭借高超技能为我国冶金、矿山、机械、电力等行业攻克技术难关400多个。

  匠心筑梦,技能报国。一把焊枪,诠释了孙景南、艾爱国等大国工匠对焊接技术精益求精、孜孜不倦的追求,也见证了我国技能人才的成长与进步。

  截至2023年9月,我国技能人才总量已超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各类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一线和创新前沿,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在5日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6日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习近平总书记提到了同一个关键词——“发展新质生产力”。

  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决定意义的因素。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包括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在内的应用型人才,也需要有顶尖科技人才等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

  在政协联组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赵宇亮委员,就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作了发言。

△2024年3月6日,赵宇亮就推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发言。

  “把纳米颗粒作为治疗药物的载体,可以让它在人体内输送药物,像快递员一样‘定点递送’。通过控制它的释放,人类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复杂的疾病。说得形象一点,纳米技术能给许多传统大分子药物‘加特效’。”在日常工作中,除了探索科技前沿,赵宇亮思考的还有如何大力推进纳米科技的产业化,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产业。

  去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在广汽研究院,总书记同来自各个方面的代表亲切交流。他们中有参与北斗芯片研制的高级工程师,有致力于把西藏的太阳能发电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人员,有参与过新型航母等焊接工程的大国工匠……

  大家踊跃发言,习近平总书记凝神倾听,叮嘱道:“经济要持续发展,不要大起大落。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科技、教育、人才。”

△广汽研究院

  如何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和政协联组会讨论时,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划重点——

  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大时代,大舞台。

  近年来,各地打破学历、论文等条框限制,众多“田秀才”“土专家”获得专业技术职称,产业技术工人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越走越宽广,更多基础研究人才竞相涌现。

  春潮澎湃,万物生长。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关怀下,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

  监制丨耿志民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执笔丨张亚楠

  视觉丨江雨航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