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15:16:47 来源: sp20250104
我的家乡山西长治,古称上党、潞州,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处太行山之巅。当我向外地朋友这样介绍家乡时,常常有人问我:“生活在太行山高处,是不是一年四季又冷又干燥?”其实不然。长治地势虽高,但被连绵的太行和太岳两座山脉揽在怀中,形成独特的小盆地,气候温和,水资源也较为充沛。
介绍了长治的地理、气候特点后,我还会向朋友讲起长治的历史。行走在长治大地,到处都是古建筑,现存元代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就有180多座。
记得小时候,从我居住的村庄到长治市区,乘车需要4个多小时。那时还是黄土路,客车一路颠簸。雨天,道路泥泞不堪;晴天,车在前面走,高高扬起的尘土紧紧尾随。晚上,我和小伙伴到市区大街上玩耍。东大街的“工人俱乐部”每晚都会放电影,架在外面的扩音器让人们在很远的地方就能听到电影的声音。我们这些孩子常常在俱乐部的外面,围坐在一起“听”电影。当时我就想,以后一定要住到市区,这样每晚都能看一场电影。
参加工作后,儿时那个简单的梦想终于成真,我来到了长治市区工作。如今,我已在这里生活了20多年。我深爱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刚参加工作时,我在报社当记者,采访的第一个村子是长治市武乡县砖壁村。这是一个很普通的小村庄。然而,当年就是在这一间间平常的土坯房里,发出了一道道红色电波,指挥着华北战场上的千军万马。这里曾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也是著名的百团大战指挥部所在地。在长治,走过一道道沟,翻过一道道梁,那些高地上都曾发生过战役,那些褶皱里都曾有八路军打过伏击。走进一个个村庄,老爷爷讲得最多的是关于八路军的故事,老奶奶说得最多的是曾经的做军鞋、送军衣。星罗棋布的红色革命遗址遍布长治城乡。红色已成为这座城市深厚的精神底色。
我爱红色的长治,也喜欢绿色的长治。长治境内有太行山大峡谷、虹霓大峡谷、太行水乡、天脊山等众多自然风景区。谁能想到,如今的群山披绿曾经却是荒山秃岭。比如壶关县是典型的干石山区,上世纪70年代起,我的父辈们在大山深处坚持不懈造绿。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绿色森林,他们又用一块块石头垒起了上千公里长的防火墙。长治市区,则有缓缓流淌的“三河一渠”——石子河、黑水河、南护城河和东防洪渠绕城而过,太行公园、体育公园、人民公园、滨河公园等点缀其间。不少外地朋友来长治,印象最深的是长治的公园多、树多。从市区出发驱车十几分钟,还可到达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这是华北地区湖泊、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是保护完好的原生态、天然沼泽湿地。过去,漳泽湖环境差、水质差,执着的长治人一定要让地变绿、水变清。经过一系列修复措施,昔日的臭水湖变成了亮丽的湿地公园,成为160多种禽鸟诗意栖息、500余种植物繁衍生长的家园。
有时倘若下班早些,我会到街上走走,穿过绿树成荫的英雄路,来到太行公园。公园里,到处可见悠闲的人们或跳舞,或健身,或聚在一起切磋戏艺。耳边,传来悠扬的唱腔、高昂的鼓点、悦耳的曲调。长治的百姓很喜欢看戏,空闲时,人们会情不自禁唱几嗓子。据史料记载,李隆基在长治担任潞州别驾时兴办“梨园教坊”,薪火相传至今,形成了鼓书、琴书、三弦书等30多个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曲艺品种,遍布长治城乡,渗透于百姓日常生活。
长治不仅有厚重的历史,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同样与时俱进。如今,钢材深加工、光伏、新能源等产业成为“新宠”,长治下大力气调整改造老工业基地、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
我爱长治这座城。生活在这座舒适、安宁的城市,无论是徜徉在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还是漫步在绿树掩映、鸟语花香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无论是在翠绿的草坪上与鸽子嬉戏,还是在清澈的夜空下细数满天的繁星,人们都能尽情地体味自然之美、城市之美与生活之美。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18日 19 版)
(责编:卫嘉、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