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行·看振兴)生活即艺术:吉林松花湖岸“绘画村”治愈“Z世代”

发布时间:2024-12-24 15:54:11 来源: sp20241224

   中新网 吉林10月11日电 (记者 石洪宇)晌午的阳光正好,微风吹拂的松花湖面波光粼粼。21岁的大学生马竞楠端坐在画板前,湖岸的泊船和桅杆上的水鸟跃然纸上。在他周围,同学们都沉浸在各自的艺术创作中。

  对吉林省蛟河市庆岭镇杨木沟村来说,这些“Z世代”大学生是常客。村子是他们的写生课堂及灵感来源之地。这个2007年便建起“绘画民宿”的村落,被大学生们称为“绘画村”。

大学生正在“绘画村”的画室进行创作。 石洪宇 摄

  近些年,绘画、摄影从业者也频繁到访,推动这个东北小村庄逐渐“出圈”。

  杨木沟村党支部书记陈士伟介绍,全村常住人口不到500人,此前是以种植玉米为主的传统村落。因毗邻松花湖,拥有“亲水”等独特资源,村子近些年重点发展休闲旅游业,旅游综合体、特色民宿渐成规模。

  “我们村的‘铁粉’主要是学艺术的大学生,他们的写生作业、毕业作品会在我们的‘画室’完成。”陈士伟说,他家经营的正是村里首个“绘画民宿”。

大学生在画一只村民饲养的猫。 石洪宇 摄

  这间民宿每年都要接待千余人次大学生,硕大的窗口让屋内视线极好。屋内还设置了专门用于洗刷画笔染料的水槽。

  天气晴暖,10多名大学生选择在屋外的缓台上画画,蓝天及湖景尽收眼底。画板、调色板放置一角。村民们饲养的小猫也来“做客”,大学生们休息时会用手机拍下这“治愈的瞬间”。

  马竞楠已在村里住了4天。他和同学步行于湖岸、观看村民秋收、登高望远,以“丰富创作元素。”

  “这个村子在我们学校非常出名,前几届学长都在这里上过课。”马竞楠说,他们的创作周期一般是5到14天,他还和同学咨询村民,是否可以做一些墙体彩绘。

  某种意义上,大学生们的到来为村子注入了活力。上了年纪的村民使用智能手机遇到困难时,会跑到画室向年轻人求助;中青年村民从大学生们那了解到剪辑视频等技巧;大学生也会建议附近民宿更新菜品;村里举办篝火晚会,大学生是能够带动气氛的群体……

  蛟河官方也捕捉到了上述变化。为了吸引年轻人,当地持续打造环湖公路、修建景观,举办文旅节庆及赛事。此外,还举办摄影、绘画方面的邀请赛,邀请文艺界人士来此写生、开课。

  马竞楠说,他的很多学长在毕业后仍将杨木沟村视为写生地。“我们在这里有着美好记忆。”(完)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