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7 19:11:13 来源: sp20250107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按:法国当地时间5日下午,法国总理阿塔尔用中文热情欢迎习主席访问法国。他告诉习主席,自己担任议员时曾到过中国,“我学过一年中文”。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两国几十年来一直保持友好交往,多位法国领导人访华并被中华文化所吸引,希拉克为中国青铜器着迷,密特朗感叹中国园林之精美,德斯坦对汉语“不能自拔”,这种文化欣赏有力推动了中法友谊。
希拉克为看青铜器推迟专机起飞
2015年4月,法国奢侈品大亨皮诺向中国政府归还了4件东周时期的猛禽金首。这些文物20世纪90年代从甘肃周朝贵族墓葬失窃,后辗转流落巴黎。2000年,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在巴黎一家古董店的角落里发现了它们,他强烈建议皮诺将它们买下并捐赠给巴黎的博物馆,于是这批珍贵文物才有后面重归故土的故事。
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任总统中,希拉克无疑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最深的总统之一。少年时代,希拉克的父亲为他聘请了一位家教学习东方文化,家教老师每周都会带希拉克前往家附近的吉美博物馆参观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希拉克迷上了中国的青铜器,甚至不时逃学去吉美博物馆研究。
长大后的希拉克也没有因为政务繁忙而放弃这一年少时的爱好。据希拉克夫人回忆,希拉克当选总统之后,每晚睡前都会阅读中国考古方面的期刊。1997年访华时,希拉克特别要求去上海博物馆参观青铜器。在参观时,他与青铜器专家就每一个展品细节深入讨论,以至于推迟专机起飞时间,足见其对青铜器和中国文化的着迷。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很早就推动了希拉克对中国的友好和好奇。1975年邓小平以副总理身份访问法国,受到当时还是法国总理的希拉克热情接待。希拉克特意陪同邓小平前往他曾经学习和工作的地方——里昂,找到邓小平当时的工作档案并赠送给他。
1978年,转任巴黎市长的希拉克终于第一次踏上这片他熟悉又陌生的神州大地。希拉克密切关注中国考古动态,他得知西安远郊有一片尚未向公众开放的秦代遗址,希拉克在安排访问行程时提出要求前往参观。于是,这位未来的法国总统成为见到了一排排栩栩如生、两千多年前的兵马俑,他发出了“此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感慨。希拉克的这一评价被国际媒体广泛报道,助力中国兵马俑走向海外。希拉克的兵马俑之行被视为提前“开创”了法国总统的“西安情结”,此后多位法国总统访华都会特意前往西安,甚至会以西安作为访华的第一站。
1997年希拉克作为总统访华,游览了扬州的瘦西湖和汉广陵王墓博物馆,中法领导人还到大运河边用餐,席间谈起隋朝历史,希拉克对中国历史的熟稔令人感到惊喜。
两年后,中国领导人访法,希拉克特意安排在自己家乡特雷兹省的家族城堡中接待。
希拉克曾说:“我本人十分景仰有着最古老最丰富文明的中国,我爱中国。”在总统任内,希拉克曾多次发起有关中法文化交流的活动。卸任后他也长期致力于促进中法两国的友好关系,推动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2019年,希拉克在巴黎逝世,中方在唁电中表示深切的哀悼:“他的不幸逝世是法国和法国人民的重大损失,中国人民也失去了一位老朋友、好朋友。”
密特朗到曲阜致敬孔子
1961年,时任参议员的密特朗受邀来北京访问。密特朗在回忆录中多次提到,北京湛蓝色的天空给他带来了震撼:“北京冬天清冽的空气让我想起了自己在地球另一边的家乡。”在北京逗留一周后,密特朗开始从北到南进行考察。到达杭州时,密特朗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
密特朗对毛主席说:“法国虽然离中国很远,但不要紧,只是有一堵墙把我们隔开了。”当时柏林墙尚未动工,密特朗提到的“墙”应当是指冷战东西方阵营之间的“铁幕”。毛主席自然理解密特朗的言下之意,他说道,意识形态的墙和社会制度的墙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下是可以拆掉的。我们与法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也是暂时的。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法两国虽然在一些国际问题上态度不同,但最终在双方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两国冲破阵营隔阂,在1964年初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
1981年2月,又是在冬天,密特朗代表法国社会党第二次到访中国。此时的密特朗准备在3个月后竞选法国总统。20年后故地重游,密特朗依旧喜爱北京冬日的蓝天。一日中午,接见活动结束后,密特朗临时决定与代表团成员步行前往西单胡同内的四川饭店吃饭。当时正值中国庆祝新年,来自远方的客人被北京胡同其乐融融的年味深深感染。
除了北京,密特朗还为这次访华之行选择了一个特殊的目的地——山东曲阜。选择到访曲阜致敬孔子,体现出这位“未来法国总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与敬重。
漫步在孔府与孔林之中,密特朗屡屡感叹中国建筑、中国园林的精美。漫步到孔庙大成殿时,密特朗与同行的法国记者让·丹尼尔坐在巨龙石柱前的台阶上休息,随行摄影师拍下了二人在巨龙旁交谈、思考的场景。这张照片还被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倾听龙吟”。
密特朗回到法国后成功当选法国总统。1983年,作为总统的密特朗第三次到访中国。当时包括法国在内的主要发达国家与我国存在较大贸易逆差,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当时对外出口连年攀升,另一方面是因为西方国家出于意识形态不同严格限制对华先进技术和设备出口。密特朗敢于打破这一“思维禁锢”,其当年访华与中国签订了合建大亚湾核电站的合同。
德斯坦访华后开始学中文
1974年,48岁的德斯坦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他上台后致力于改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邓小平在1975年出访法国。1980年10月,受邓小平邀请,德斯坦以总统身份访华。也许是受到希拉克的影响,德斯坦此行也选择前往西安参观兵马俑。这次访华的过程中,德斯坦看到了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巨大潜力,他希望法国接收更多的中国留学生,并商定在上海建设一所有法语授课的工程师学校。
1980年的访华行程还激起了德斯坦个人对中文和中国文化强烈的好奇心。他日后回忆说,在北京机场前往市区的路上,他看到了很多中文广告牌,自己完全无法理解这些古老而美丽的文字背后的含义与思想。
回到法国后,德斯坦下决心学习中文。1981年5月大选德斯坦败给密特朗,他便索性归隐家乡,开始自己的中文学习之旅。
2011年法国汉学家白乐桑曾就中文学习专访德斯坦,德斯坦系统讲述了他几十年来的学习心得。在学习初期,对50多岁的德斯坦来说最困难的是识读和记忆汉字。德斯坦表示,中国语言文字在性质和结构方面与西方语言完全不同,汉字对于他来说缺少“透明性”,然而这种“非透明性”反而激发了他的学习欲望,让他想要深入了解这种文字。
从文字入手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德斯坦出众的中文语言组织能力,1989年,德斯坦参与了一场关于法国中学外语教育的辩论,他的一段中文发言语惊四座。在2010年“法国汉语年”的启动仪式上,德斯坦用中文穿插少量法语发表致辞演讲,其清晰的发音和恰如其分的用词打动了在场中国嘉宾。
正是在这场演讲后,白乐桑提出对德斯坦进行中文学习的专访。在德斯坦家中,白乐桑看到了书脊磨损、做满笔记的中文教材,以及放在床头的线装版《论语》。在访谈中,德斯坦一再强调学习中文的乐趣和重要性,并对中文教材的选用以及法国人学习中文的要点等方面表达了独到见解。
2013年,中法建交50周年前夕,德斯坦接受中国媒体采访,当时这位87岁高龄的法国前总统仍在坚持学习中文,他的识字量和口语表达水平较几年前又有了明显提升。进入耄耋之年的德斯坦几乎每天都坚持阅读中文,直到2020年12月离开人世。(刘清源) 【编辑:何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