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4 21:49:02 来源: sp20250104
初春时节,吉林省通化市柳河县依然银装素裹。苍山负雪,大河蜿蜒,仿佛有一支如椽巨笔,于山川间潇洒落墨。行走柳河,小城内处处翰墨飘香。
铺纸、蘸墨、凝神运笔,12岁的吕志城开始专心临摹字帖,“我喜欢颜体的规整大气,写字时感觉心胸开阔”。吕志城就读于柳河县长青小学,寒假期间几乎每天都会来柳河书法馆的书法创作室临帖写字。
不只吕志城,开放式的书法创作室谁来都行。下至几岁的娃娃,上至白发老人,都可以在这里学字、练字——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来了就写,不会就问,老手教新手,高手互切磋。
“这个点要这样写”,话音未落,中国书协会员、柳河县实验小学副校长黄彦平便拿起笔给吕志城作示范。在这里,吕志城经常能得到中国书协老师的指导。“碰见哪位老师在,问就教你。”吕志城说,学校也有书法课,大家都比着写。一旁,吕志城妈妈也拿出自己的作品展示,“儿子写,我也跟着写,在我们柳河,氛围就是这么浓。”
书法艺术为何能在这座小城生根开花?
20世纪80年代,黄彦平、吕昕、赵立新、徐相凯、曲志刚等一群年轻人,因热爱书法,在柳河县成立罗通山书社(柳河县书协前身)。
“书法艺术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烛照心灵的艺术,以形感人,以美化人。尺素之间有乾坤,落笔之间皆学问。”柳河县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吕昕说,“那时候,我们每周六都会揣着一周写得最好的作品,赶赴县实验小学‘雅集’。当时,徐相凯、黄彦平等正好在那里当书法教师。”说是“雅集”,条件却简陋。教室里,几张桌子一拼,作品摆上,就开始品评交流。通过交流,各自有提高;通过交流,促进教学。
“就咱几个人写得好不算好,柳河书法要成气候,得大家都写起来,才有意思。”赵立新的提议,成为大伙儿共同奋斗的目标。
寄情于书,初心不改。大家热火朝天,干劲十足。没有展厅,就把字糊在大板子上,挂在铁栅栏上展览。“那时候可快乐了,大伙儿都去,干到很晚,不计报酬,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喜欢书法。”吕昕说。
如今,柳河已是名副其实的书法之乡,全县有中国书协会员15人、吉林省书协会员70人、书法爱好者上万人。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等重大主题,创作者们在继承传统文脉的基础上,以笔墨寄情抒怀,推出一批佳作。
柳河书法馆内,“柳河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第一届罗通山文艺奖优秀作品展”正在展出。“这次展览集中反映了柳河书法近些年的发展新貌。可以看到,书法不只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创作者从地域文脉、乡土田园中汲取养分,赋予柳河书法旺盛的生命力。”吕昕说。进入展厅,一路走,一路欣赏。参展作者来自不同行业,书体各异、尺幅不同,却都用笔墨抒写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忱、对文化的敬畏。
沿着穿城而过的一统河,来到县城中心的世纪广场。用真草隶篆等书体写就的作品,组成一道书法墙。书法墙之始,是一篇序言。“盖以书法之形式表现励志之内容,其旨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清秀典雅的楷书,吸引观者驻足。这是宋延来的作品。十几年前,她来到柳河,没想到在这里与书法爱好者们切磋交流后,水平提高得飞快。
“这幅楷书是县邮政公司员工张强写的,他小学时的书法作业还在县实验小学留着呢。”吕昕笑着介绍,夏天,广场到处是拎水写字的人们。
走进柳河县实验小学,书法墙、书法石、书法教室,处处有书法,处处翰墨香。这所小学被中国书协授予中国书法“兰亭小学”称号。
“书法是中华文化瑰宝,它反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趣味与价值追求。现在,书店里有琳琅满目的字帖、手机里有随时可查的教程,只要你想,你就可以走进书法世界,体会它的美好。”黄彦平说,“我们也紧随时代创新书法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体验拓片制作等方式深入了解书法文化源流。”
墨润童心书法馆,记录了学校的书法美育足迹。“从小学书法,墨香满校园……”十多年前,学校录制了一首原创书法歌视频。“这幅字是领唱的小姑娘的书法。”黄彦平指着墙上的一幅获奖作品说道,“她现在已经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读书了。”桃李飘香翰墨远,一届届学生在书法艺术的熏陶中踏上成长之路。
这些年,柳河县书协年年组织大家春节去农村写春联。“有一次在孤山子镇的大集上摆桌子写春联,写一会儿笔冻上了,墨也冻上了,可老百姓喜欢呀,自己买的对联不要了,就等着你写。”中国书协会员、柳河县教师进修学校老师孟凡龙感慨。
现在,全县各个社区、村镇都有书法活动室。农民、工人、个体户,一家人一起练字是寻常事,朋友圈流行的也是晒书法。
“生活好了,写字就为开心!乐呵!”70岁的乔齐江是孤山子镇永安村村民。6年前,他偶得一张柳河县老年大学书法班的招生宣传单。“拿着宣传单就去县城了,有老师教,东西都备好了,人过去就行,全免费”,老汉说。尽管腿脚不便,他仍然坚持坐一段火车再倒公交车去城里上课。“他的书法带着一股朴拙的气质,书如其人。”孟凡龙说。
培养人才,更要涵养沃土。今年2月22日,柳河县中小学书法教师临帖创作培训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50余名来自各乡镇的书法教师在这里集中学习。这样的培训已连续举办多年。
“我前几年才开始学书法,通过不懈努力,今年我的作品入选了县里举办的展览。”吴晓翠原先在县教育局工作,去年,书法已有小成的她申请到向阳镇中学支教,“去乡村教书法很有意义,在一笔一画的书写中,孩子们更能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吴晓翠说。
“这个字写得好!”吕昕捧起一摞乡村书法教师的作品,一张张翻过,频频点头。“开年后,我们就要挨个乡镇跑起来,去听书法教师讲课,再评课。”吕昕说,提升书法教学要一以贯之,全县20多所中小学,每年必须保质保量跑一圈,这是基本功。
以文彰旅道路阔。罗通山镇中兴村依山傍水,“那里冬天泉水不冻,是很好的写生基地”,吕昕说,发展文化游,帮助村集体去年增收26万元。这些年,县里的书法产业也蓬勃发展,书法班、装裱店都挺火。
“成功是因为我们坚持住了,善教会学。”黄彦平说,“书法的创新,在于采百花酿自己的蜜。学习书法,功夫在事外,文学、历史、哲学等都要学。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现在,柳河全县中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开发了书法校本教材。通过举办中小学书法教师教学设计比赛、组织骨干书法教师送教下乡等活动,书法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不断提升。
“刻苦练,惜光阴……中华书法代代传”,柳河的山水之间,孩子们咏唱的书法歌久久回荡!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3日 07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