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观象台)

发布时间:2024-12-22 23:07:33 来源: sp20241222

  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有效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供求矛盾,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

  

  产学研融合涉及主体多、链条长,如何激发活力、增强合力?在江苏江阴市采访时,“一根绳”的故事带给笔者不少启发。

  2020年,南京理工大学在江阴启用新校区,鼓励科研人才深入企业开展合作。几年间,产学研深度融合催生不少创新成果,其中就包括学校与江阴法尔胜泓昇集团共同研制的“高强绳”——碳纤维索。这种新材料比传统钢索重量更轻,抗疲劳、抗腐蚀性能更好,如今已应用于多座新建桥梁项目。

  产业创新的澎湃动能,来自科技创新这个驱动引擎。上世纪80年代,“星期天工程师”在江浙一些地区兴起,企业纷纷邀请上海的高技术人员传授先进技术,奠定了当地制造业的基础。同样是这个思路,江阴坚持产学研紧密合作,近年来与多所高校共建技术转移中心,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不但推动纺织、钢铁等传统产业推陈出新,也助力风电光伏、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可见,产业发展离不开“学”和“研”的基础支撑。如果把产业比作大树,科研探索就像根脉,根扎得越深,树长得越茁壮。反过来,“学”和“研”,也离不开产业这个“应用场”。只有把科研成果从实验室“搬”到生产线,才能检验其应用价值,更好指导下一步科研实践,技术和产品也只有完成从“书架”到“货架”的转变,才能真正惠及千行百业,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应当看到,当前产学研深度融合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从科技创新供给看,科研成果转化率还不够高,大量创新资源尚未形成现实生产力。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2022年我国科研单位有效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为13.3%,高校仅为3.9%,有待进一步提升。从产业创新需求看,我国传统产业体量大,在制造业中占比超过80%,广大企业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需求迫切,需要依靠创新提升竞争力。

  进一步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才能有效破解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供求矛盾,更好把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竞争优势。一方面,在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要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比如,南京理工大学设立江阴校区之初,就注重在学科专业布局上与当地产业高度契合,既为企业提供建模仿真、基础研究等支持,也鼓励科研人才到产业一线找课题、解难题、补短板,精准对接产业所需。另一方面,在产业创新“最后一公里”,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比如,通过在企业设置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等方式,加强企业创新要素支撑,以市场为导向指引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方向,提高成果转化质量。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系统部署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为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畅通产学研合作链条,构建协同高效创新体系,激发创新要素集聚效应,创新源泉将更加充分涌流,持续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 人民日报 》( 2024年01月17日 18 版)

(责编:卫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