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5 11:06:48 来源: sp20241105
近年来,因“按键伤人”产生的权益受损和人身伤害事件屡屡发生,网络暴力事件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
今年两会期间,一些代表委员频频就网络暴力治理建言献策,鼓励个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建议加大对网暴的打击力度以及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全社会迫切需要一个和谐、理性、有序的网络生态环境。
网络暴力往往利用大众对事件片面的了解,调动人们的情绪。加之以互联网为遮挡,很多人图一时之快、言语无忌,当大量的贬损性语言汇聚到一起,必然会形成语言的暴力。对于众多参与网络暴力的人来说,大多数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没有清醒的认识,有的是对事实一知半解,有的是借题发挥,有的可能仅仅是因为一时兴起,这些行为全然不顾当事人所承受的压力。加上网络上网民基数庞大,往往会放大一些负面的评价,造成恶果。同时,虽然一些当事人经历“网暴”后选择诉诸法律,但众多的参与者和一些不过激的言论又让司法机关很难界定和甄别。
治理网上的“洪水猛兽”要疏堵结合。遏制网络暴力,既需要个体约束自我,也要网络平台加强监管引导,严厉打击以网络暴力进行人身攻击、间接获利,利用舆论攻击商业秩序等犯罪行为。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维护公民人格权益和网络秩序,公权力要为受害者撑腰,要为网暴行为中的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支持和维护权益的便利。守住道德底线,划定法律红线,堵上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下的漏洞。
同时,让社会形成不盲目跟风,不轻易下定论,关注并信任官方结论的网络环境。而形成这样的氛围需要所有人的努力,首先被网暴的当事人要勇于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与不法行为进行抗争;相关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及时受理并公开事件真相,主动消除不良社会影响,严惩网络暴力犯罪行为;公众人物及媒体要呼吁停止网络暴力行为,公开各类利用网络暴力牟利或人身攻击的手段和方式,让“网暴”事件越来越少。
(责编:仝宗莉、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