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专家聚首寻找答案 沉睡千年霍州窑怎样“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4-11-21 20:21:45 来源: sp20241121

原标题:全国专家聚首寻找答案 沉睡千年霍州窑怎样“活”起来?

“霍州窑是中国北方白瓷‘最后的辉煌’”“霍州窑遗址继续考古发掘大有可为”“可积极打造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让民众沉浸式体验霍州窑复烧技艺,感受中国传统瓷文化魅力”……2日—4日,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专家座谈会在山西临汾霍州市举行,全国陶瓷考古、遗址规划等专家学者聚首,共同寻找答案,如何让沉睡千年的霍州窑“活”起来?

“霍州瓷窑,登峰造极”

瓷器是土与火的结晶,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中国在世界上有“陶瓷的故乡”之美誉,一部中国瓷器史,蕴藏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唐代“南青北白”的格局创立后,中国北方白瓷的工艺水平达到相当高度。

三晋大地千百年来一直窑火炽烈,霍州市陈村金元时期瓷窑址霍州窑的窑器,是金元时期北方地区陶瓷手工业的标志性窑场和杰出代表,精美的产品和广阔的销路使它成为元代北方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

霍州窑,也称陈村窑,因《格古要论》记载而闻名。窑址位于霍州市白龙镇陈村汾河西岸台地边缘,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村为西周周武王弟弟霍叔处霍国封地遗址,后世子孙以祖先封地霍为姓,陈村为霍姓源头。陈村历史悠久,留存古迹众多,保存完好的有明代玉皇庙等古庙宇5座,明清民居20余座,穿越千年,古意盎然。

据史料记载,陈村窑生产的器具“细腻柔软、釉面泽润,器形小巧玲珑,造型精巧美观,质地薄如蝉翼,脆如秀玉”,历代深爱宫廷欣赏,多为宫中收藏。

到了元代,霍州窑已达到北方陶瓷首屈一指的地步,人赞誉“霍州瓷窑,登峰造极”。目前,在大英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临汾博物馆都有霍州窑宋、元、明、清时期生产的瓷器藏品。

沉睡千年霍州窑“活”起来

为了让沉睡千年的历史文物霍州窑“活”起来,走入大众视野,让文化遗产真正属于公众,惠及于民,2021年,霍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霍州窑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

2022年—2023年,在山西省文物局指导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霍州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霍州窑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霍州窑开展了有史以来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工作。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岩表示,此次考古发掘,第一次科学地建立了霍州窑业历史的标尺片段。揭露出金代、元代、明代的窑炉和作坊等制瓷遗存,出土了大量窑具及瓷片标本。尤以金元时期细白瓷器型多样,装饰纹样丰富。是研究霍州窑的烧制历史、工艺技术、生产规模、经济形态、传统影响发展等问题科学、系统的基础资料。

在霍州窑址考古与规划专家座谈会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黄信认为,霍州窑代表元代中国北方白瓷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在中国整个瓷器发展历程中,霍州窑是中国北方白瓷“最后的绝唱”“最后的辉煌”。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院长柴晓明表示,霍州陈村瓷器生产距今有着1000年左右不断代的历史,这在全国少有,价值非常重大。中国以瓷器为名,要了解中国的制瓷业如何发展,霍州窑是非常重要的标尺,有全国性甚至有世界性意义。

此外,多位与会专家学者表示,霍州窑址与它共生共长的陈村,古村、古窑、古树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这在全国也是少有的标本,将来要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把文化遗产传承给子孙后代。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王晓毅表示,规模广大的窑址上几个点状区域的抽样式发掘,只是揭示了霍州窑冰山一角,下一步还需继续开展工作,尽可能完整揭示霍州窑整个瓷业生产历史和面貌,不断推进霍州窑的研究走向深入。建议当地政府推动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博物馆,让霍州窑产品实现复烧,文物活化利用,让文化遗产走入百姓生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院副院长王璐作霍州窑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报告称,霍州窑遗址将建设遗址博物馆,陈村打造成“中国传统村落”,将失落的文化遗存串联成线,利用现代科技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让人们沉浸式体验烧窑、考古的中国传统文化魅力。

霍州市委书记李青雁表示,霍州窑是遗产活化的典型案例,该市将积极推动霍州窑焕发新生,让沉睡千年的文化遗产“活”起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助力霍州窑打造成为文旅融合的样板工程、乡村振兴的示范项目,让文化遗产真正惠及于民。 (任丽娜)

(责编:杨虞波罗、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