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8:47:22 来源: sp20241205
马晓丽(右一)在指导果农们种植柑橘。 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供图
梁名双在查看蓝莓长势。 吴志柳摄
徐锋在给实验品种西瓜整枝疏果。 受访者供图
贵州省黔西市雨朵镇乡村振兴示范点。 周训超摄(影像中国)
乡村全面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造就人才的舞台。返乡创业带动乡亲们增产增收,积极奉献让科研成果更好转化应用,脚踏实地助力产业发展……一大批青年人在田间地头挥洒汗水,在乡村的广阔天地间大显身手,用行动诠释了青年人的责任担当。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听他们讲述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的青春故事。
——编 者
徐锋:
以科技助力增产增收
初春时节,走进湖北省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蔬菜大棚,一股暖意扑面而来,绿油油的莴笋长势喜人。查看蔬菜生长情况、和农户讨论销售方案、向专家请教栽培技术……合作社理事长徐锋忙得不可开交。
今年35岁的徐锋,大学学的是园艺专业,毕业后跟着亲戚在城里做窗帘生意。2011年,父亲的一通电话改变了徐锋的人生轨迹。
“因销路不畅,家里的西瓜种植基地面临巨额亏损。”徐锋放下手里的生意赶紧回家,发现村里还有许多农户种的西瓜卖不出去,徐锋当即决定:返乡创业,帮乡亲们渡过难关。
“改变思路,才能有出路。”徐锋瞄准超市和水果店,逐户上门推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徐锋的不懈努力下,品质好、价格低的西瓜获得了商家和顾客的认可,西瓜滞销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2012年,徐锋创办了石首市天字号瓜蔬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出种苗,农户负责种植,从种植到销售,合作社都会提供支持。因为收益有保障,合作社社员很快就从开始的十几人发展到100多人。
为了扩大销售渠道,徐锋与城区各大商超对接,把合作社生产的瓜蔬摆上了超市货架。如今,合作社有5个主要种植基地,总面积5000余亩,钢架大棚5000多个,社员350多名。
打通了销路,还要优化种植模式。请教专家、悉心钻研,徐锋在湖北省农科院、荆州农业科学院、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的技术指导下,逐渐摸索出“瓜—瓜—菜”种植新模式:一年种两季西瓜、一季蔬菜,一年四季农田不闲。
“第一批西瓜比别人提早一个月上市,我们卖得差不多的时候,别人的西瓜才上市。等他们的西瓜卖完,我们第二批西瓜又上市了。第二批西瓜卖完之后,我们还可以种莴笋。”徐锋介绍。
科技助力,让合作社的西瓜种植产业不断提质增效。为了让西瓜的口感达到最佳,徐锋每年都要进行大量的瓜苗培育和瓜田实验。“我们每年拿出30个大棚试种新品种。”徐锋介绍,合作社与荆州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西瓜新品种试验示范,接受全国各科研院所推荐西瓜试验示范的新品种,最多时达到149个品种。合作社还定期组织骨干参加技术培训,近3年来累计培训6000多人次。
种植西瓜全程采用有机肥、生物菌肥,用黄板纸、诱虫灯进行生物防控,给西瓜人工授粉,确保“一藤一瓜、一瓜一码”标准化种植……通过科技助力,合作社的西瓜肉脆、汁多、糖分高,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徐锋”牌商标也被认定为湖北省著名商标。
随着合作社发展壮大,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被吸引回村,合作社年轻社员占比超过30%。2022年,社员人均增收3万元。为进一步发展瓜蔬产业,合作社新建了4000平方米的现代化种苗生产基地、2万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1500吨容量的冷库,基础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同时,通过持续开展绿色防控生产技术、减肥减药技术,徐锋还解决了西瓜重茬障碍技术难题,获得多项专利。
“新时代的农村既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又是干事创业的舞台。青年利用所学回报家乡,大有可为。”面对未来,徐锋信心满满。
马晓丽:
把科研做在广阔土地上
夜深了,马晓丽回到办公室,继续做试验。窗外细雨斜飞,她还在惦记着果农们的收成。作为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果树园艺研究室主任,90后马晓丽常年跋涉在青山绿水间,指导果农更好地种植柑橘、脆李等作物。
最近这段时间,马晓丽也没闲着。在连绵起伏的柑橘地里,她手把手教果农修剪树枝:“要准备锯子、电剪、手动剪刀,先用锯子把大的枝锯掉,留下一干三枝,再用电剪刀把直立的营养枝剪掉……”
奔走于田间地头,当好果树“医生”,是马晓丽的工作常态。出身农家,服务农业,马晓丽从未犹豫。高考填报志愿时,她坚定地填报了四川农业大学,从此与农业结下不解之缘。2017年工作以来,她深入万州、开州、巫山等10多个区县,为果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解决奉节县竹园镇义和村石榴坐果率低等20余个产业生产问题。
“不要等果树生病了再找我们,平时要注意给果树‘养生’,用好有机肥增加‘营养’。”面对果农提出的疑问,马晓丽总是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反复叮嘱。她告诉果农,施用的化肥遇上雨水相当一部分会被冲走,但有机肥约七成能留在地里持续发挥效力。
2022年夏天,许多区县的柑橘园都出现了干旱情况。马晓丽及时关注天气,提前通知果农做好准备,应对干旱。
那些天,马晓丽头顶烈日,记录不同柑橘品种在田间的耐旱耐热程度,并一一拍照。高温下,手机和相机无法长时间工作,她和团队成员就轮流换着几部手机记录。经过持续努力,马晓丽和团队掌握了51个柑橘品种的耐旱指数,为科研积累田间基础数据,为柑橘耐旱育种打下坚实基础,也得以更好指导果农改进浇灌方式。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13个示范果园在当年实现了稳产增收,1个示范果园实现增产增收,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吸引了许多果农来示范园参观取经。
如今,一批批年轻的“新农人”返乡创业,马晓丽的工作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以前,我们时常要仔细琢磨怎么才能把做法说得通俗易懂。现在,面对年轻的从业者,我们还要把道理讲明白,让他们知其所以然。”马晓丽告诉记者,近几年找她刨根问底的人更多了,她对乡村全面振兴越来越充满信心。
除了为果农解决问题、指导培训,马晓丽还潜心钻研,开展果树新品种选育、果树栽培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等科研活动。这些年,她主持市级区级项目3项,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主笔并参与编制地方标准3个,致力于解决三峡库区柑橘、脆李等提质增效的栽培技术问题,为库区果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联系实际做研究、把科研做在广阔土地上,马晓丽说:“农业领域科研操作性强,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培育更多适应三峡库区独特气候的农业品种,马晓丽跑遍巫溪、奉节等10多个库区的李子栽培地,收集种质资源,培育新品种。面对市场对甜樱桃的需求,她与团队成员攻克技术难题,引种培育了甜樱桃新品种8个,为果农增收致富打开新途径。
“做农业科研辛不辛苦?确实辛苦,但更多的是快乐。能够帮助果农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也很有成就感。”马晓丽说,今后将继续扎根广袤田野,努力服务群众,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梁名双:
在蓝莓田里种出幸福生活
云南省澄江市朱家山,一面缓坡上,半人高的蓝莓树排列整齐,沐浴着阳光。果树丛中,梁名双正弯腰埋首,检查着蓝莓的长势。
80后梁名双是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人,云南梁氏高原蓝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一名经济学博士成为蓝莓田里的“新农人”,梁名双说:“农业创业艰难,但我选对了行。”
2014年,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梁名双了解到了蓝莓种植行业。当时国内市场上蓝莓还比较稀少,澄江的光照、降水等气候条件也很优越。于是次年,梁名双来到澄江开辟了150亩蓝莓种植试验田,开启了农业创业之路。
从头开始学种蓝莓,梁名双没少栽跟头,也在土地上摸索出种植技术。他回忆,开始种蓝莓时,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后,以为照葫芦画瓢就能种成。然而,果树树叶泛黄老化、结果质量差,有的树还起了病虫害。他心生挫败感,但也开始反思:“要种好蓝莓,需要边种边试验、边总结。”
此后3年间,梁名双带领技术团队,用做实验的方法陆续试种了10个品种,围绕“优质、高产、早熟”标准,终于突破了云南露天蓝莓种植的技术壁垒。2018年,梁名双的蓝莓基地进入丰产期,每亩产量可达1吨以上。
掌握了关键技术后,梁名双在2020年回乡成立云南梁氏高原蓝莓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建成蓝莓标准化种植基地1万余亩。争取农户支持流转土地、融资贷款投入资金、根据气候条件调整种植模式……梁名双忙得不可开交:“看着蓝莓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业从业人数越来越多,我就感到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2022年,景东蓝莓基地投产,蓝莓产量1万余吨,产值约6亿元。
在公司获得发展的同时,梁名双从未忘记乡亲们。在景东、澄江等地,随着蓝莓产业发展,基地周围的百姓收益也不断增长。除了每年支付土地租金,基地还为大量周围农户提供了增收途径。“我们每年支付3000万元左右的租金,同时用工数量也持续增长。”梁名双说。
此外,梁名双所在企业还为家乡的农户提供免费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带动更多人种蓝莓增收。景东县文井镇者后村的魏正红就是这种发展模式的受益者之一。“本来想干,又顾虑种不好、卖价不高。”魏正红说,有了技术和销售渠道的支持,自己也尝试种植了50亩蓝莓,效益不错。尝到甜头的魏正红决定再接再厉,扩大种植规模。2020年,魏正红带头成立蓝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者后村的蓝莓产业也进一步发展起来。“现在,我们浑身有使不完的劲!”魏正红说。
如今,澄江的蓝莓基地里又有新变化:梁名双带领团队试种的几十亩新品种已经挂果销售,进一步提前了蓝莓的上市时间。“接下来,我们还要尝试用基质土栽培新品种,如果新品种适应较好就会大面积推广。”梁名双说,基地也正在扩建蓝莓种植大棚,进一步发展设施农业。
在推动现代化农业种植事业发展的路上,梁名双步履不停。“改进技术是保持优势的基础,我们将不断引进新品种、改进种植技术,发展信息农业,强化产销对接,让云南优质蓝莓走向世界。”梁名双信心十足。
版式设计:汪哲平
《 人民日报 》( 2024年03月03日 05 版)
(责编:李昉、郝孟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