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发布时间:2024-12-21 12:43:29 来源: sp2024122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全面深入把握全会精神,需从“四个关键”的视角予以理解,即关键时期召开关键会议,通过解决关键问题,推动强国复兴实现关键一跃。

  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握历史大势,抓住历史时机,主动担当作为,展现出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一方面,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民族复兴事业。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深厚的历史自信、高度的历史自觉、强烈的历史主动,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以更加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同时也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新征程上,我们不仅面临着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现实需要,还要应对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的外部环境。从国内来看,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变,潜力足、韧性大、活力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我国发展具有的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没有变,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还需要克服有效需求不足、社会预期偏弱等困难。从国际上来看,部分国家不断炮制“中国威胁论”“中国债务陷阱论”“中国产能过剩论”等虚假叙事,强行划分阵营、破坏世界和平,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等各个领域,采取抹黑、丑化、制裁、渗透等各种手段,意图遏制中国发展。所以,在这样一个事关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极为重要、意义非凡。

  召开的一场关键会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需要结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事业进程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并且清晰界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路径,即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确定了奋斗目标和发展路径之后,能否寻找到实现目标、走通路径的强大动力,以及这一动力充足与否,就变得尤为关键。历史生动而有力地证明,每当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时,都需要通过改革提供充沛发展动能以实现发展目标。

  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尤为需要改革提供动力。这种改革是紧紧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改革,这种动力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顺利建成,在于能否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科学社会主义能否在21世纪高奏凯歌也在于能否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规律,将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以具有更加鲜明特征、更加有力举措的改革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主题,抓住治国理政的关键环节,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因而,这场会议是一场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关键会议。

  着力解决关键问题

  改革攻坚必须要有正确方向和方法,抓住关键才能更好解决问题,奔着关键问题去才能把发展的活力和潜力激发出来、把潜在的矛盾和风险化解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包含了300多项改革举措。总体来看,这些改革举措主要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领域。这些都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涉及的关键问题也是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只有把深层次、关键性、顽固性的问题解决好了,发展潜力才能真正激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长期向好的基本盘才能得到根本保障。整体来看,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理解。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方向涉及根本、关系全局、决定长远。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证。越是关键时期,越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的能力,不断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时刻保持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定力。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才能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劈波斩浪、行稳致远。与此同时,改革必定会触及深层次利益格局的调整,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确保改革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其二,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促使党的领导在国家治理中发挥制度优势作用并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才能保证社会活力得以充分释放,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将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这就需要我们自觉摆脱思维定式、打破条条框框、善于推陈出新,进一步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不断开辟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境界,最大限度激发社会生机活力。

  其三,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进一步提高制度建设的实际成效,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锚定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总目标”。“复兴号”巨轮的体量每增长一分,改革的“发动机”就要随之优化、升级,就要坚持以制度创新激发前行新动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面对的是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和完善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

  推动强国复兴实现关键一跃

  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从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再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的思想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民心基础不断巩固,走好改革开放这条“必由之路”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与此同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所面临的情况更加复杂、形势更加紧迫、任务更加艰巨。《决定》提出,“到二〇二九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八十周年时,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决定》从改革目标、改革思路、改革领域、具体方向等不同层面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锚定了奋斗目标、制定了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二十大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心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部署的重大改革举措,归根到底是要为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奠定基础,同时也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跃奠定基础。必须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价值取向与方法路径,扎实推进各项政策举措落实落地,用五年的系统改革和奋斗实践,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取强劲的前进动力,从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筑牢坚实基础、汇聚磅礴力量。

  李 冉

  (作者系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 【编辑:房家梁】